专业基地介绍

一、 全科专业基地

  全科专业基地创建于2006年,是首批全国重点住培专业基地,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单位,全科医学硕士学位培养基地。基地集全院优秀教学骨干力量为一体,设有一对一住院医师责任导师,专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显著,硬件设施先进,具备各项模拟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门诊等。下属三里屯社区作为基层实践基地,协同培训。基地严格按照规培要求,高标准开展教学门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小讲课等各项教学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在首届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教学查房技能竞赛获一等奖,近10年一阶段考核通过率100%。同时基地重视住院医师理论、技能、人文等全面发展,提供同等学力的申请渠道和政策,每年举办优秀住院医师评比、病例汇报大赛、科普大赛等活动,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全科专业人才。

1.jpg

二、 内科专业基地

  内科基地总床位1278张,年门诊量1638234人次,年急诊量193689人次,年收治病人68506人次,诊治疾病种类覆盖内科各类常见病、急重症与一些罕见病,各亚专科床位数病种数均远超于基地细则标准。除必转科室外,选转科室规模同样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3年版)》的要求,此外,内科基地还有高压氧科及职业病科特色科室。

  内科基地有指导教师401人,其中高级职称269人,指导专业学位硕士导师55人。指导教师阵容强大,临床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熟悉教学方法,并多次参加院级及市级培训取得相应师资资格,大多数专科实行指导教师与规培学员一对一带教。

  内科专业基地按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对于住院医的轮转计划安排充分考虑到分层递进及岗位胜任力情况,具备完善的考核方案,并使用360评价工具适时反馈。在执业医师考试、一阶段考试等重要节点,教育处和内科基地组织教学力量积极辅导。学习氛围优良,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舒适。

三、 外科专业基地

  外科专业基地科室设置齐全,拥有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肝胆胰脾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疝外科、甲颈外科、急腹症外科、肛肠外科、整形外科等,并有麻醉科、外科重症监护医学科、门诊、急诊外科等科室与部门协同培训。现开放床位数1033张,外科年门急诊量逾百万人次,年收治外科病人近5万人次,年手术量3.5万余台次。手术及操作种类丰富,外科收治病例病种完全涵盖外科培训细则要求。外科专业基地配备有优质的师资和教学体系,师资实力雄厚,现有高级和副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143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34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先进,负责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科室制度完善、教学严谨,具有明确的教学指导目的和内容。配备有优质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基地配备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先进的模拟操作平台、基本技能操作、腹腔镜实操培训等项目。“严谨、关爱、奉献、创新”的外科专业基地欢迎您的加入。

5.jpg

四、妇产科专业基地

  妇产科专业基地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开放床位150张,拥有医护人员20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6人、副主任医师1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亚专科配备完善,包括: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宫腔镜、普通产科、产科危重症、产前诊断、阴道镜、妇科内分泌、计划生育、生殖中心等多个亚专业。基地也是妇产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是卫生部腔镜IV类腔镜培训基地、北京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年收治住院人数及手术例数达万例以上,门急诊量近20万人次。基地成立20年来,成绩斐然,住培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100%,在国家级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中名列前茅。日常开展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及考核评价,对住院医师全方位培养,定期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例讨论、专项培训、模拟操作、教学门诊、科研培训等。专业基地还拥有3D腹腔镜模拟器,全功能产科模拟人等先进培训设备,可提供全面培训环境。

6.jpg

五、急诊科专业基地

  自1986年建科以来,急诊医学科始终走在急诊医学事业发展前沿,现已成为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是集医疗救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高地。目前,急诊医学科在三个院区形成联动发展格局,总面积超2万平方米,设有260张床位,3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专业素质过硬的团队,在各类急危重症救治中展现出强大实力。是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博士后研究生流动站。2002年首批获得北京地区急诊医学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21年获得国家重点专业基地。目前,科室拥有48位专业住培师资,是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室秉持公平理念,为住培医生提供与本院职工同等的待遇,并设立评优奖励机制,激励优秀住培医师成长。在学科建设上,科室搭建起远程医疗会诊与教学平台,联合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31家教学医院,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通过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推动区域急诊医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7.jpg

六、神经内科专业基地

  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目前现有床位114张,共有医护人员126名,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基地主任王朝东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委员等社会任职,专注于帕金森病和神经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诊治和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1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rain》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资深专家胡文立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专注于脑小血管病方面的研究。基地教学主任鲁明主任医师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专注于肯尼迪病的研究。基地拥有完善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为24名,并设有一对一住院医师责任导师。基地主任和教学主任每周固定进行教学查房,有助于住院医师快速成长。

  临床方面,基地具备脑血管造影、溶栓、取栓、支架植入等多项介入诊疗技术,是北京市卫健委认定的“三级卒中中心”,202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静脉溶栓单位”“优秀动脉取栓单位”,溶栓与取栓质量位列全市第4位。配备肌电图、视频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等先进设备,设有智能化运动步态、认知功能、情绪及睡眠评估中心。科研与教学特色突出,建有全国独具特色的神经遗传与罕见病诊疗中心,自主研发“神经疾病分子会诊技术”,建立二代测序数据解读系统,并通过“临基医动”沙龙、“朝阳神经遗传开放课堂”等形式在全国10余个城市推广。同时设有神经疑难病会诊中心、多学科联合门诊和遗传咨询中心,面向基层医生开展疑难罕见病诊疗培训。

  基地开设了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等10余个亚专业学组。住院医师既可以全面掌握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又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展深入学习和研究。近十年来规培医生执业医师及一阶段考核通过率100%。基地重视住院医师的科研培训,已经指导多名住院医师发表高水平论文。

8.jpg

七、检验医学科专业基地

  检验专业基地(医/技师)所在科室(检验科)是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挂靠单位,是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专刊主编单位及IFCC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实验室,科室通过ISO15189认可,实验室质量达国际水平。

  基地专业设置齐全,设有临床血液体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细胞分子遗传学(含产前诊断与筛查)、临床微生物学专业组、质谱专业组,检测设备先进,师资团队实力雄厚、培训计划完善,在历次基地评估中成绩优异。培训中,以胜任力为导向,采取分层递进的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全面助力住培人员的成长,在满足规培人员培训细则要求基础上结合基地特点增加特色培训内容,得到历届学员的好评。(详情查看:微信公众号“北京朝阳医院检验科”)

9.jpg

八、皮肤科专业基地

  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市住培专委会副主委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一科三址,每个院区均配备门诊、化验室、治疗室、激光室,本部配备病房(床位12张),可满足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皮肤科细则的科室轮转要求。科室设有真菌病、银屑病、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毛发疾病、色素性皮肤病、皮肤外科、皮肤激光、性传播疾病、中西医结合痤疮、大疱性皮肤病、皮肤美容等12个专病/专业门诊,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技术梯队。2024年皮肤科年门诊量274623人次,病房年收治病人594人次,床位使用率93%。年手术总量8734台。基地指导教师15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4人,一阶段通过率100%。

10.jpg

九、麻醉科专业基地

  麻醉科专业基地在吴安石主任的带领下,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能够完成各类手术麻醉和危重病人抢救并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培训基地。中心手术室79间,日间、门诊手术室22间,麻醉恢复室39张床,日间病房80张床。设有麻醉评估门诊,疼痛门诊及病房。年完成麻醉例数:中心手术室内4.2万例,日间手术室1.5万例,手术室外5万例。手术科室齐全,涵盖心胸外科、器官移植、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杂交手术等。目前有三个重点科研方向: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围术期器官保护;全身麻醉机制,承担及参与了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北京市级课题,国家级子项目 2项,北京市人才项目 3项,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项,累计经费超1500万。教学管理规范严格,配备专职教学主任和教学小组,实行专人负责制。住院医师每周安排2–3次课程,内容涵盖理论授课、教学查房、技能操作、病例讨论和科研讲座。近五年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持续保持100%。基地重视住院医师发展,根据工作量适当发放劳务补助,鼓励参与科研项目并指导论文发表。有论文投稿至大会并被接收的优秀住院医师,专业基地将为其参加学术年会提供支持。住培期间表现突出者,在报考我科硕博研究生时将优先录取。

11.jpg

十、耳鼻咽喉科专业基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设耳外科、耳内科、鼻科、咽喉科、头颈外科五个亚专科及眩晕晕厥中心、听力中心两个临床诊疗中心,是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授权实施单位,还是国家贫困儿童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医院,承担国家人工耳蜗项目及台湾启聪项目。我科现有三院区医生39人,护士18人,技师7人。病房开放床位47张,年门急诊量近20万人次,年手术量约2500人次。我基地是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喉专业硕士及博士培养点,具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5名,高级职称12人。我基地连续10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及二阶段结业考试通过率达到100%,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的住院医及研究生。培训期间,与本院职工同工同酬,同时还有值班津贴、伙食补贴等,除基地常规补贴外,科室内绩效可达约5000-8000元/月,为社会人培训住院医提供北京市社会保障。

12.jpg

十一、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

  北京朝阳医院超声医学科是规模较大、专业齐全的综合性超声影像专业科室。本基地拥有高配置超声仪器60余台,教学模拟机及人体模型一套。本基地亚专业齐全,设有腹部、妇产、心脏、浅表小器官、血管、介入、儿科以及肌骨等8个亚专业。本基地师资雄厚,拥有38名指导老师,其中高级职称老师13名,中级职称25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3名。基地重视住院医师培养,有专门、系统的手法教学、详尽扎实的理论授课、培养科研能力的读书报告、培养教学能力的讲课和细致的点评以及充足的上手实操岗位。同时配备一对一全程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尊重规培医师,及时反馈规培医师的建议,携手共进不断提高规培质量。本基地规培医师待遇优厚,在本基地轮转期间除医院发放的补贴外,会按照实际工作量发放工作量绩效。

13.jpg

十二、核医学科专业基地

  核医学科是北京市医管中心重点培育学科,具备了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医疗、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在职职工25人,其中包括:主任医师1 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副研究员1名,技师6名、护士5名,药师1名,物理师 1名,其中博士学位9人。是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的创始主任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前会长单位,目前是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委单位。多次荣登复旦专科区域排行榜。科室设备精良,配有PET/CT及SPECT/CT各2台,并开设有核素治疗病房。技术力量和整体水平在全国核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完成的各类检查项目、诊断水平及年接受检查的病人数量位居国内前列。在肺栓塞、冠心病、疑难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是国家级的核医学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自2005年成为专业培训基地之后,每年均能以较高的质量、圆满地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各项任务。自核医学专业基地成立以来,参与培训的研究生及住院医师结业考核及执业医师首考通过率均为100%。

14.jpg

十三、放射科专业基地

  放射介入影像中心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化的医学影像专业科室,目前有三个院区,基地主任杨旗教授为国家杰青获得者,国家优青获得者,青年“北京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基地为北京市医学影像学重点专科,卫生部医学影像专业医师培训基地。目前有带教医师51名,其中主任医师17名,副主任医师 14名,博士26名,多名教师获院级及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基地分设神经五官组、骨肌组、呼吸组、循环组、腹部组5个亚专业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信息化管理的住院医师规培体系,包括线下日常培训,涵盖多院区联合教学的晨读病例汇报及文献回顾(分系统讲解),教学阅片,疑难病例讨论;每周培训,包括专题讲课,漏误诊病例分析,呼吸-影像及影像-病理联合阅片实践技能培训,多学科会诊实战训练等,结合线上病例库及教学视频培训,全方位培养学生临床-影像诊断思维;不定期外请专家进行科研方法、人文沟通技巧等培训。目前在培住院医师19人,其中专业型硕士研究生8人:近5年北京市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为97%。按照基地绩效分配原则,学员每月可获得额外补贴。基地积极鼓励规培医师进一步学习深造,支持参加北京市各级别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详情查看:微信公众号“北京朝阳医院放射介入影像中心”)

15.jpg

十四、口腔全科专业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全科专业基地由本部、常营院区、京西院区组成。拥有丰富临床和科研经验的医师队伍。在北京市的动态基地评估中名列前茅,多次获北京朝阳医院优秀住培基地。基地主任王左敏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科室共有35名指导教师,其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23人。近5年一阶段结业考试通过率达100%。科研方面率先开展牙周病与COPD的相关关系研究及牙周病与全身病的联合治疗。近年来获得多项科研基金资助,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临床实验15项。硬件设备上拥有牙科综合治疗台共67台,引入多种先进技术,配备仿头模等设施,充分满足培训及学习需求。培训目标涵盖掌握规范的临床工作方法,熟练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以及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疗与操作技能。

  根据临床与科研工作量,基地为住院医师提供相应补贴,通过一阶段结业考试后实现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优秀学员可获得外出学习机会,报考我科研究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6.jpg

十五、临床病理科专业基地

  病理科建于1958年,是集临床病理学诊断、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临床病理学规培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一批规培基地。历经多年的磨砺和沉淀,目前形成了以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重点,兼顾其他亚专业协同发展的特色科室。病理科分为本部、常营、石景山三址,均设有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和设备。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高级职称7人,讲师/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历16人,其中5名医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年均病例数24万余例,其中病理组织学约10万余例,细胞学诊断7万余例,分子病理6万余例,流式细胞学1万余例,并承担来自全国各地相关疑难病理会诊工作,且工作量以每年15%速度增长。作为住培专业基地,师资力量较强,住院医有每周2-3次的教学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实现三院区同步),包括教学阅片、小讲课、教学病例讨论等,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100%。除国家补助外,病理科每月额外补助3000元,值班费(冰冻加班及周末加班)按本院职工一半发放。

17.jpg

十六、住院药师专业基地

  药事部于2010年获批住院药师规培基地,2018年成为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同时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系、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药理学教学。优秀的师资队伍与完备的教学条件并蓄。内部架构完善:下设13个部门,涵盖门诊调剂中心、病房调剂中心、临床药学中心、药品采购中心等。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职称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研究生27人。通过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及各部门设置责任导师,确保对学员全程指导,因材施教。培训体系全面:基地将建立个人学习档案、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便捷学习资源。培训涵盖处方审核及调配、用药教育、药品管理、用药重整等多维度,理论与实践并重。药学科研开拓创新:长期专注药学研究,开展真实世界数据联动组学特征的药物疗效及毒性研究与实践,近五年主持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12项、局级至横向课题61项,累计经费达1163万元;近五年共发表论文20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70篇,SCI文章139篇,累计影响因子614.01。临床药学全科覆盖:深入全院临床科室,开展药物治疗管理工作。其中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等均为我院优势发展学科,配有骨干师资力量。硬件设备智能前沿:配备智能分拣机、药片分包机、麻精/病区药柜等自动化设备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建成智慧药房。学员可通过智能设备的实践操作,为未来医院建设发展积累宝贵经验。(详情查看:微信公众号“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18.jpg

十七、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

  重症医学科建立于1985年。201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0年被评为首批“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卓越项目”单位。2018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症专培基地,2020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症住培基地。国内首批重症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重症医学科共有本部、常营、石景山三个院区,共开放床位42张,年收治危重症患者3000例左右,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重症肺炎、ARDS、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急性重症胰腺炎、多发伤、肝移植、重症产妇、心外科围手术期危重患者等,存活率超过95%。在国内较早开展并系统建立了规范的呼吸支持和气道管理技术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Swan-Ganz、APCO)、微循环(SDF)监测、IABP、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颅内压与腹腔内压监测、床旁超声(重症心肺肾脏超声、超声引导下穿刺等)、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CVVH、CVVHD、CVVHDF、SLED、白蛋白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置换液在线生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浆透析滤过等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监测和诊治体系。基地主任李文雄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多个项目的基金支持,已累计在核心期刊和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具有丰富的临床与科研经验。基地定期开展教学查房、科内讲座、病例讨论、文献研读、专题讲座等课程学习,对住培医师进行全面培养,帮助其掌握常用操作技术,建立起重症疾病诊疗的临床思维。针对一阶段考核定期组织培训及模拟考试,近三年来规培医生考核通过率100%。同时按照国家和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医师培训管理规定,外单位委培对象培训期间补助、夜班费及加班费均等同本院同等条件培训人员标准。

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