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举办了一场以“探索晚期心衰中心MDT团队建设”为主题的小型研讨会。系统总结了朝阳医院近期在人工心脏植入领域的临床经验,并探索终末期心衰外科治疗的“朝阳模式”。

探索中国晚期心衰中心MDT团队建设研讨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普遍增长,我国心力衰竭患者正逐年增加。特别是终末期心衰患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50%。目前,终末期心衰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然而,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心脏移植因供体短缺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人工心脏,尤其是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现已成为终末期心衰治疗的重要替代方案。
LVAD通过机械装置辅助心脏泵血,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近年来,新一代全磁悬浮LVAD装置在欧美国家得以广泛应用,成为心衰治疗的重要桥梁。
研讨会邀请了国际知名专家Karl E. Nelson教授作为讲者指导交流。Karl E. Nelson教授在人工心脏领域拥有30多年管理经验,专长于心室辅助装置项目的开发和优化。他曾创立发展在美国、亚洲多地运行的多个左心室辅助装置项目。

Karl E. Nelson教授分享多学科团队(MDT)在人工心脏治疗中的重要性
Karl E. Nelson教授作了题为“MDT Team Building‘A Team Approach’”的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在人工心脏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他强调了多学科团队(MDT)在人工心脏治疗中的重要性,通过团队协作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郭玉林分享了LVAD应用方面的临床经验。他详细介绍朝阳医院在人工心脏植入术中的技术进展、术后管理和患者康复等工作,系统展示了朝阳医院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人工心脏技术的临床应用、MDT团队建设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并一致认为,如何提高技术的可及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患者术后管理等问题,需要国内外同行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踊跃创新。
心脏大血管外科常务副主任李波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朝阳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在人工心脏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积极推动了人工心脏技术的普及发展,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与Karl E. Nelson教授合影
心脏大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