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上尿路修复团队在副主任医师郑鑫的带领下,创新应用口腔颊黏膜补片技术,成功为两名饱受病痛折磨的复杂左侧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实施修复手术,效果显著。
输尿管狭窄,尤其是长段中上段狭窄的修复,是泌尿外科领域公认的复杂难题。输尿管纤细脆弱,修复后需保持通畅的排尿功能,手术难度极高。其中,左侧长段输尿管狭窄因缺乏像右侧可用阑尾那样的自体组织进行修补,更是难上加难。
病例故事:
病例一(李先生,20岁):来自陕西的李先生一年前在当地接受了机器人辅助输尿管狭窄切除再吻合术,但术后不幸再次出现狭窄,饱受反复腰痛、感染和进行性肾积水的困扰。
病例二(王先生,30岁):来自宁夏的王先生十余年前曾行开放输尿管狭窄手术,近年来同样遭遇了输尿管狭窄复发,反复腰酸、腰胀,肾积水不断加重。
两位患者均面临肾脏功能受损的风险,最终慕名来到郑鑫门诊寻求救治。经详细检查发现,两人均为左侧输尿管上段长段狭窄,且均有既往手术史,这意味着手术区域存在严重的组织粘连,修复难度极大。

手术中
技术创新:口腔黏膜补片的优势
针对两位患者的复杂情况,郑鑫团队制定了精密的手术方案:机器人辅助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再吻合+唇/颊黏膜补片修复术。

测量口腔黏膜

获取口腔黏膜

修剪口腔黏膜
郑鑫介绍,传统的输尿管狭窄修复方法常面临挑战。而口腔黏膜移植技术是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具有显著优势:
1. 组织学匹配度高:口腔粘膜上皮厚实、弹性好、再生能力强、血管网致密,且适应湿润环境。
2. 良好转归:移植后,口腔粘膜会逐渐转化为尿路上皮,并再生出丰富的血管网络。
3. 降低复发风险: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再生能力,能有效支撑输尿管壁,显著降低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4. 微创高效:结合机器人辅助技术,手术创伤更小、精度更高、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重获新生:

病例一术后复查(左)与术前造影(右)

病例二术后复查(左)与术前造影(右)
术后三个月复查显示,两位患者恢复情况十分理想,均已顺利拔除输尿管支架和肾脏造瘘管,摆脱了长期困扰的病痛,成功回归正常生活。
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上尿路修复团队成立仅一年,已系统化成功开展全部主流上尿路修复重建技术,包括:狭窄切除再吻合术、膀胱肌瓣代输尿管术、口腔/颊黏膜补片修复术、阑尾补片修复术、肠代输尿管术。
团队在郑鑫的带领下,不仅技术全面,更在实践中凝练出“朝阳尿路狭窄修复经验”。他们针对狭窄的位置、长度、病因进行个体化精准评估,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优修复方案。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方案,使得团队手术总体成功率接近100%,成为国内极少数能常规开展所有复杂修复术式并保持卓越成功率的优秀团队之一。
口腔黏膜补片修复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复杂长段输尿管狭窄,尤其是左侧这一“修复难点”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上尿路修复团队将继续深耕该领域,不断优化技术,提升诊疗水平,为更多尿路狭窄患者守护肾脏健康,畅通生命之路。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