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医院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防控演练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次数:
字号: + -

  7月23日上午,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处联合急诊医学科、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以及神经内科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防控演练,旨在加强医务人员对此类病例的监测意识、发现报告和应急处置能力。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指: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者或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核心症状为急性起病,伴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通过规范监测可早期发现疑似脊灰病例,为及时采取隔离、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演练模拟了一名45岁女性患者因“发热伴腹泻2天、左下肢无力1天”到急诊医学科就诊。分诊台护士进行预检分诊,因发热腹泻患者需转至感染科就诊,分诊台护士引导患者至感染科肠道门诊,同时对分诊台区域进行物表擦拭消毒。

40.jpg

患者在急诊分诊台模拟就诊

  肠道门诊护士接诊,测量体温及简要询问病史后,将患者引导至诊室,接诊医生进行问诊、查体,并开具了血、便检测医嘱。

41.jpg

患者在肠道门诊模拟就诊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考虑其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立即电话报告疾控处。疾控处值班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建议请神经内科二线会诊。

  神经内科二线医师经过询问病史、全面神经系统查体,为患者排除了常见脑血管疾病。结合流行病学情况,考虑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42.jpg

神经内科二线医师会诊

  综合会诊意见和调查结果,最终诊断患者为AFP疑似病例,立即电话报告区疾控中心,接诊医师填写AFP病例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疾控中心值班人员到现场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便等相关标本进行送检,患者被安排在独立诊室隔离观察,保洁员对接诊场所进行终末消毒,整个演练过程衔接流畅、应对有序。

43.jpg

疾控处值班人员指导接诊医生进行上报

  演练结束后,感控处主任张玉华对演练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参与科室共同梳理演练过程中在操作规范、部门协作、信息上报和消毒隔离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医务人员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识别、诊断和报告能力,强化了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