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让78岁高龄骨折老人重获“行走自由”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次数:
字号: + -

  对于78岁的刘奶奶(化名)来说,7月13日的一次意外跌倒导致右股骨颈骨折,给她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剧痛与行动受限让她和家人忧心忡忡,担心高龄骨折可能意味着漫长的卧床和功能丧失。然而,在北京朝阳医院骨病中心四部主任医师温亮团队“平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帮助下,患者术后第二天便成功下地行走,且髋关节活动无特殊限制,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康复速度。

  入院后(7月13日),刘奶奶迅速接受了详尽的术前检查。考虑到患者高龄、骨质疏松,医嘱依从性低以及快速康复和长期稳定性的需求,温亮团队经过严谨评估,果断改变了传统髋关节后方入路的手术方案,决定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7月16日,手术顺利进行。DAA技术的核心优势在本次治疗中得到了完美体现:一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切口仅约8厘米,通过肌肉的自然间隙进入,不切断任何肌肉或肌腱,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和组织损伤,降低了高龄患者的风险。二是稳定性高、脱位风险低,手术入路位于髋关节前方,完整保留了后方关键的关节囊和肌肉群(这是防止髋关节脱位的重要“后防线”),使得术后关节稳定性大大提升,术后早期脱位率低于传统后路(通常小于1%)。三是恢复快、疼痛轻,由于对肌肉组织的保护近乎完美,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正是基于这些优势,刘奶奶在术后第二天,在医护人员指导和助行器辅助下,成功实现了下地行走!这不仅振奋了患者和家属的信心,还有效规避了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肺炎、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还可以很快恢复自己穿袜子、正常如厕等功能活动。

6.jpg

温亮团队为刘奶奶进行手术

  目睹刘奶奶术后很快就能重新恢复自主功能活动,家属激动不已,医护团队看到患者如此快速的康复和满意的笑容,也倍感欣慰。

科普小贴士:DAA vs 传统后路

  传统后侧入路:手术切口在臀部后方(约12-15厘米),需要切断部分臀部肌肉和后方关节囊以显露髋关节。术后疼痛相对明显,恢复较慢(通常术后2-3天才能下地),且存在一定的早期脱位风险(约2-5%),术后一段时间内需要特别注意体位,避免过度屈髋和内旋,以防脱位。

  直接前路入路(DAA):其“神经间隙入路”(不切肌)、保留后防稳定结构、微创等特性,带来了更快的康复速度、更低的脱位风险和更小的手术创伤,尤其适合对快速康复和安全性要求高的老年患者。

  刘奶奶的经历是现代微创骨科技术赋能老年健康的一个生动缩影。直接前路微创全髋置换术(DAA)正以显著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髋关节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重获“行走自由”的优选方案。

7.jpg

传统后外侧入路(右图)与直接前方入路(左图)的区别

骨病中心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