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1岁幼童气道异物!儿科多学科联动,上演生死时速营救

发布时间:2025-11-04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5年10月31日17时12分,1岁女童食用花生时不慎误吸,随即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被送至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急诊,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即刻打响。

  北京朝阳医院儿科第一时间启动急诊应急预案,主治医师姜越迅速赶往急诊评估病情。医院通过儿科急重症绿色通道为患儿优先开展救治,同时紧急准备气管镜操作,并联合麻醉科、气管镜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同展开抢救。

1.jpg

医护共同安抚患儿

  “孩子来不及禁食水,全麻风险极高,只能选择局部麻醉!”麻醉科医生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评估患儿麻醉耐受度,精准给药实施局部镇静。气管镜室护士谷文杰深知儿童气道狭窄,钳取异物难度极大,便快速调试设备,凭借扎实的技术储备与默契配合,为手术的设备适配与操作流程推进扫清了所有阻碍。

2.jpg

多学科联合为患儿操作

  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默契配合,抢救全程堪称“零缝隙联动”。幼童气道狭窄如拇指粗细,操作空间极度受限,气道内满是稀薄的分泌物,花生米被黏液裹得严严实实,表面滑得像涂了一层油脂,不仅滑腻难抓,还极易滑脱。姜越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透过纤细的气管镜精准锁定异物,稳稳操控钳夹,小心翼翼将半个花生米完整取出。异物取出的瞬间,患儿呼吸趋于平稳,面色也迅速由青紫转为红润。在场所有人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不约而同松了口气——这场全程不敢放松一秒的生死营救,终于迎来了圆满结局。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返回病房。

3.jpg

被取出的花生米

  从紧急接诊到异物成功取出,全程争分夺秒、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团队的专注与担当。本次急救,是儿科24小时急诊运行以来首次通过多学科联动完成急诊气管镜手术。团队以快速的应急响应、高效的科室调配,成功攻克“年龄小、气道窄、异物滑、风险高”的难关,用跨学科的无缝协作与敢闯敢试的勇气,为儿童安全保驾护航。守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希望,既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更是刻在这支团队骨子里的使命。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