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腰腿痛折磨,九旬老人“走路不到50米便需停下休息”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骨病中心三部脊柱微创科成功为一位94岁高龄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实施腰椎内镜微创椎管减压手术。手术仅通过两个不足1厘米的切口,在患者清醒配合下,精准解除了困扰她长达十年的腰椎神经压迫问题。术后,老人的腰腿疼痛与麻木症状显著缓解,从原先“走不了50米”到重新迈开双腿自由行走,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高龄困扰:十年疼痛,步履维艰
这位94岁的老奶奶长期饱受腰腿痛折磨,十年前便出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行走时症状加重,需频繁停下休息。近一个月来,病情进一步恶化,即便在家中活动也举步维艰,夜间常因疼痛、麻木多次醒来,严重影响睡眠与日常生活。
面对老人的高龄,家属一度陷入犹豫:“94岁了还能做手术吗?”尽管尝试过打针、吃药等保守治疗方式,但效果始终不理想,又不敢轻易接受传统大开刀手术。经多方打听,家属了解到北京朝阳医院骨病中心三部脊柱微创科在老年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治疗领域经验丰富,随即带老人前来就诊。
精准评估:局麻微创,化解高龄手术风险
老奶奶入院后,脊柱微创科团队为其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检查与评估。影像学结果显示,她的腰椎退变明显,椎管严重狭窄,压迫下肢神经根——这正是导致她腰腿疼痛、行走困难的根本原因。
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全身机能较差、不宜接受大手术治疗,科室团队经多次研讨,最终确定采用“局部麻醉下腰椎内镜下椎管减压术”。该方案兼具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既能精准去除病因,又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充分体现了科室在老年脊柱微创领域的规范化诊疗理念与深厚技术积淀。
术中突破:内镜直视下神经根“松绑”
手术在C臂透视引导下精准开展。医生通过两个微小切口建立内镜通道,在清晰视野中可见肥厚的黄韧带与增生的骨质对神经根形成严重压迫。团队逐步切除致压物,细致松解神经粘连,有效扩大椎管容积。整个手术在局麻下顺利完成,老人全程保持清醒,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重生”: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距离显著延长
术后第二天,老奶奶精神状态良好,腰腿疼痛明显缓解。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她早早开始床旁站立与缓慢行走训练。随着康复锻炼的推进,她下肢的麻木与酸胀感逐渐减轻,行走距离也不断延长。
家属欣慰地说:“没想到94岁还能通过这么小的手术解决大问题,现在她走路轻松多了,真心感谢医护团队!”出院前,老人特意与医护人员合影,用灿烂的笑容和稳健的步伐为这次治疗“点赞”。

老奶奶术后与微创骨科团队合影
科普小课堂
老人“腰腿痛、走不远”,别总让“年纪大了”背锅
不少老年人常将“腰腿痛、走不远”当作年纪大的“标配”,选择默默忍受。其实,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管狭窄症。
该病多因腰椎长期劳损、退变,引发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等问题,导致椎管空间变窄、神经受压,进而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 腰部酸痛、僵硬,活动不便;
- 双腿酸胀、麻木,或有针刺样疼痛;
- 走路一段距离后必须停歇才能继续(间歇性跛行);
- 严重时双腿无力、走路不稳。
许多老人习惯“忍痛生活”,依赖贴膏药、按摩、服用止痛药缓解症状,往往延误病情。这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值得欣慰的是,现代脊柱微创技术已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以“腰椎内镜下椎管减压术”为例,仅需局部麻醉,通过微小切口即可精准解除神经压迫。这类手术创伤小、麻醉风险低、恢复快,让众多高龄患者也能安全接受治疗,显著改善行走能力。
温馨提示:
若您或家人出现持续腰痛、腿麻、行走距离逐渐缩短等情况,请务必做到:
- 及时前往正规医院骨科或脊柱专科进行就诊,以明确诊断;
- 避免长期自行服用止痛药物,以防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 高龄并非手术绝对禁区,只要评估充分、准备周全,微创手术依然是安全有效的选择。
北京朝阳医院骨病中心脊柱微创科将继续秉持规范化、微创化、个体化的治疗理念,为更多高龄脊柱疾病患者提供“创伤小、恢复快、生活好”的优质医疗服务。
骨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