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上午,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医学人才综合能力提升项目调研会在常营院区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市财政局教育事业处处长闫哲、二级调研员杨宝旗,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财务与资产处处长雷光平莅临指导,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纪智礼,院长李海潮,党委副书记吕少丽,纪委书记王存亮,副院长杨旗、胡小鹏,总会计师杜敬毅及教育处、财务处负责人陪同并参加调研会,会议由吕少丽同志主持。


调研会现场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北京朝阳医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深入贯彻国家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在医院领导班子统筹下,教育处紧抓医学教育转型升级机遇,坚持“立足首都、服务全国”的定位,以建设“国家医学教育示范平台”为目标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提出了医学人才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方案。在本次调研中,市财政局和医管中心相关领导来院实地参观并深入交流,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和指导。


调研组领导实地参观
实地参观环节,教育处处长穆博然陪同调研组依次参观了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医学模拟教学区、临床考核中心、基础教学区及教学管理区。穆博然详细介绍各教学区域的建设规划及推进情况,日常运转管理情况及后续建设目标。
汇报环节中,穆博然详细介绍了北京朝阳医院在教学方面的工作进展。北京朝阳医院遵循“一核三翼”的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一个多学科协同的新型育人模式。在培养模式上,医院实现了从院校教育到毕业后教育,再到继续教育的纵向贯通,同时在横向上覆盖了临床医师六大核心岗位的胜任力,确保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资源保障方面,医院投入了专项资金用于建设现代化的学生公寓,并创新实施了“学业+生活”双保障机制。穆博然重点阐述了临床医学人才综合能力提升项目的建设意义、实施方案、创新点、经费预算以及效益分析。

院领导与参会人员交流
杜敬毅、杨旗、王存亮、吕少丽等院领导依次发言交流,分别介绍了医院在数字化医疗平台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从经济运行角度分析了医院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希望财政部门能够充分考虑教学型医院的特殊性,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为医学人才可持续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李海潮院长发言
李海潮同志介绍了医院教学专业化建设成果,他指出现代医学教育必须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关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而模拟训练是连接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医院已经成立医学模拟教育中心并积极推进分层师资培训体系和医学模拟课程建设,后续还将进一步完善教学设备,将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高仿真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希望通过院方的努力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将北京朝阳医院建设成为北京市临床医学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的示范基地。

纪智礼同志发言
纪智礼同志代表医院党委领导班子,对财政部门与医管中心、市卫健委等上级部门长期以来对医院发展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亟待创新,模拟训练是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关键。北京朝阳医院将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的优势,构建从门诊到病房的全场景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模拟训练与真实场景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胜任临床工作。他强调,医学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疗服务质量,未来医院将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医学教育平台,为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雷光平同志发言
雷光平代表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朝阳医院在医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医学教育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医院管理中心将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为医院教学工作争取更多支持。同时,建议医院将需求按优先级排序,分阶段落实,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估,确保财政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杨宝旗同志发言
杨宝旗在座谈中表示,本次调研系统了解了北京朝阳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对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以及与未来医学人才需求高度契合的医学教育建设方案印象深刻。后续将联合医管中心修订临床教学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支持范围。希望医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服务首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闫哲同志作总结发言
闫哲同志作总结发言,对朝阳医院的医学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医院教学区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教学环境设计中融入党建和人文元素,前期市财政对于医院基础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现已取得良好建设成效。当前,医学教育存在从"校园到诊室"衔接断层问题,而临床教学在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中具有关键作用。财政局将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重点支持教学条件成熟、建设思路清晰的医院推进新技术在临床教学领域的应用,打造医学教育示范基地。
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