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六位一体”的领域型学科,推进普通外科“学科组群式”发展,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2025年7月6日上午,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胰腺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及普外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会在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科研教学楼三层报告厅隆重举行。
党委书记、理事长、普外中心主任纪智礼,院长李海潮,党委副书记吕少丽,常务副院长、普外中心常务主任王明刚,副院长梅雪、胡小鹏,工会主席孙倩美,医务处处长王婷,普通外科中心执行主任贺强,各职能处室主任,普通外科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出席本次大会。大会由医务处副处长、普外中心办公室主任刘雨辰主持。
王婷在发言中介绍了普通外科中心建设的背景、成立的初心与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前期论证,普通外科中心由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胰腺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血管外科、疝和腹壁外科、乳腺外科、甲状腺颈部外科、急腹症外科、肛肠外科和代谢与减重外科十个亚专科组成。王婷表示,外科过度专科化的“单兵作战”制约了学科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普通外科中心的成立将“攥指成拳”,合力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凝聚力量以求突破。

王婷介绍普外中心成立情况
贺强着眼于普通外科中心的发展规划,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普通外科中心为定位,通过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多层级统一规范管理,逐步实施医教研规范化体系的建设、经济运营管理以及学科文化建设,为普通外科中心指明了工作方向。

贺强介绍普外中心发展规划
首都医科大学胰腺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郎韧在发言指出,经过前期多轮激烈竞争,朝阳医院申报的胰腺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脱颖而出,成功获批首都医科大学第三批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位居第二。郞韧介绍了中心的组织构架、专家团队和发展规划,期待该中心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郞韧介绍首都医科大学胰腺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情况
随后,与会院领导、普通外科中心成员共同启动并见证两个中心的成立,并对其寄予无限期望。

两个中心成立仪式
王明刚致辞表示,“两个中心”的成立,对医院发展建设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体普外中心人员要增强主人翁意识,不忘初心,全心全意把中心建设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服务。

王明刚同志致辞
梅雪、胡小鹏、孙倩美纷纷致辞表示,衷心祝贺普通外科中心和胰腺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成立,希望看到中心取得优秀的成绩,各方面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把普外中心打造成国家级的诊疗中心,祝愿中心齐心协力,尽早实现既定目标,为朝阳医院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梅雪同志致辞

胡小鹏同志致辞

孙倩美同志致辞
吕少丽在致辞中表示,普外中心经过半年的筹备,克服困难,今天终于确立了发展目标、路径和方向,希望今后按照既定方针,坚定不移地把中心建设好。

吕少丽同志致辞
李海潮致辞祝贺“两个中心”的成立,并以细胞的成长过程为例,指出人才培养也如此,普外中心的成立是医疗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普外中心要具备一定“厚度”,更好地助力医学生的成长。胰腺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校级中心,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科研“高度”,未来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力求更大突破。

李海潮同志致辞
纪智礼致辞表示,普外中心的成立为中青年医师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中心的成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是未来普外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合为一体”是为普外科的未来、为中青年医师的未来、为医院发展的未来铺路。普外中心的成立将成为朝阳医院改革发展的撬动者,未来将带动其它中心的成立及发展,进一步推动医院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祝愿普通外科中心越来越好,院党委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全力托举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纪智礼同志致辞
与会全体人员相聚一堂,合影留念,记录“两个中心”成立的珍贵时刻。

集体合影
随后,进行普外中心专科上半年工作总结。肛肠外科主任郑毅,乳腺外科主任蒋宏传,甲状腺颈部外科主任魏伯俊,血管外科主任张望德,急腹症外科主任马华崇,疝与腹壁外科主任申英末,普外科副主任、石景山院区普外科负责人高君,胃肠外科主任王振军,胰腺癌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肝胆外科副主任郎韧,分别针对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半年针对性解决方案以及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

普外中心专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王明刚和纪智礼分别进行大会总结,他们指出普通外科中心一定要明确未来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好未来几年的规划;中心各亚专科“小家”必须团结起来,为中心的“大家庭”做出努力,全中心乃至全院均会同心协力,支持配合中心的发展建设,期待普外中心早日迎来美好辉煌的未来。

大会全体成员合影
普外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