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郑鑫团队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通过仅6个约1cm的“钥匙孔”切口,在全体腔内完成回肠替代双侧输尿管联合膀胱扩大术,为一位历经抗癌磨难的复杂患者成功保住了双肾功能,重燃生命希望。
抗癌胜利后的“隐形杀手”:放疗并发症摧毁尿路
李女士(化名)曾与晚期宫颈癌殊死搏斗,历经放疗、化疗,最终成功控制肿瘤。然而,放疗后造成组织严重纤维化,导致她双侧输尿管中下段长段狭窄,并引发放射性膀胱炎和膀胱严重挛缩(容量仅约100ml)。反复放置输尿管支架杯水车薪,随之而来的是进行性加重的肾积水、反复的顽固性泌尿系感染、继发结石......双肾拉响警报,严重生活质量。对于正值中年的李女士,摆脱终身造瘘袋、保住肾脏,成为她最迫切的愿望。

术前CT
绝境中的曙光:挑战尿路修复的“珠峰”
面对这一困境,李女士慕名找到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尿路修复专家郑鑫。郑鑫团队评估认为:唯有实施泌尿外科领域最为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手术之一——回肠代双侧输尿管术联合膀胱扩大术,才有望为她重建尿路,摆脱所有管道束缚,回归正常生活。为创造最佳手术条件,团队果断将李女士原有的输尿管支架更换为双侧肾造瘘,有效引流积水、保护濒危的肾脏功能,并同期成功控制了棘手的双侧耐药菌感染。

术前CT三维重建
传统方案的“大山” vs 机器人微创的“利刃”
传统开腹手术:需切开长达20cm的腹部纵行切口,创伤巨大,恢复漫长;在深部粘连、纤维化的组织中精细操作极其困难,术后再狭窄风险极高;且手术动辄耗时6-7小时,对患者是严峻考验。
团队创新方案:全体腔内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利用机器人系统的超高清晰3D视野、可转腕器械的极致灵活性和震颤过滤功能,在狭小空间内实现毫米级的精细解剖与缝合。

手术示意图
“钥匙孔”内的乾坤:微创缔造重生
在手术室、麻醉科紧密协作下,郑鑫团队仅通过6个约1cm的微创切口,操控达芬奇机器人手臂,在患者体内精准完成了:
复杂粘连组织中游离病变输尿管;
精准截取并处理所需回肠段;
精细吻合回肠与双侧肾盂(代替输尿管);
利用回肠进行膀胱扩大重建;
严密吻合肠道恢复连续性。

手术切口
全程在体腔内完成,避免大开腹。手术时间仅约3小时,远低于传统术式,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重获“无管”新生
得益于超微创的手术方式和精准操作,李女士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迅速。术后三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重建的“回肠输尿管”引流通畅无阻,膀胱容量显著恢复至正常水平。李女士终于成功拔除了肾造瘘管、输尿管支架和导尿管,彻底告别了伴随她多年的“管道人生”。

术前造影

术后造影
专家点睛:技术巅峰,守护生命之源
肠代双侧输尿管联合膀胱扩大术,是尿路修复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尤其是在盆腔放疗、多次手术后广泛粘连纤维化的患者中实施,难度更是呈几何级增长。郑鑫强调,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引入是破局关键。它能让医生在不开腹的情况下,于深邃、粘连的盆腔内完成极其精细的游离、裁剪和吻合,这是传统开腹或普通腹腔镜手术难以企及的。全体腔内操作最大程度减少创伤,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与安全性,为这类绝望中的患者提供保肾的新希望。
“朝阳经验”:让复杂尿路重建“无创”可及
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尿路修复团队,依托丰富经验,系统总结出针对各类复杂输尿管狭窄的“朝阳经验”:根据狭窄位置、长度、病因(如结石、手术、放疗、肿瘤等)量身定制个体化、微创化的修复方案,率先实现尿路修复手术全系微创化覆盖。团队始终秉持“让尖端技术传递生命温度,让重生之路再无藩篱”的理念,致力于帮助更多复杂尿路疾病患者摆脱支架与造瘘的束缚,重拾健康人生。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