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护理部开启“2025护理温暖年”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8月8日中午,北京朝阳医院在常营院区门诊楼二层健康大讲堂开启“2025温暖护理年”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临床心理科治疗师钟玉婷带来《好好说话,让爱融入生活》,一场别开生面的沟通赋能之旅就此展开。没有PPT与理论说教,取而代之的是笑声不断的体验式活动和走心分享。通过活动破译倾听密码,解锁沟通新视角,让临床中的沟通痛点化作团队成长的阶梯。

12.jpg

黄静为活动致开场词

  “患者脆弱时的要求、跨部门协作的沟通摩擦、高强度工作下的情绪消耗……这些困境的本质,都是‘表达’的课题。”护理部副主任、护理人文与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黄静在开场发言中直指痛点。她强调,在朝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护理团队亟须掌握温柔而坚定的表达能力,这不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桥梁,更是护理人守护自身心理健康的盾牌。

13.jpg

钟玉婷授课

  活动伊始,一场趣味十足的情绪卡互动游戏迅速点燃现场气氛,通过情绪卡给模糊感受贴上“标签”,钟玉婷通过分组引导护士们使用情绪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大家敞开心扉,用轻松的方式表达情绪,分享工作中的困惑与感悟,在倾听中认识同伴,拉近彼此距离。随后她带领护士们分组进行人际互动非语言沟通的练习,“请用肢体动作,向对方传递焦虑与支持、讨好和拒绝”,互动“你会怎么回应”,以及“有人这么回应你,你什么感受”,体验非语言表达的力量。表达焦虑时,有人紧攥双手、眉头深锁,有人反复踱步、呼吸急促;传递支持时,目光平视地点头、掌心向上的手势、微微前倾的身姿……简单动作却让对方直言感到被接纳。钟玉婷指出,90%的情感信息通过非语言传递,当患者因疼痛暴躁时,一个放松的肩膀姿态、一次不回避的眼神接触,比言语更能传递理解。这便是温柔坚定的具象化实践。活动复盘环节,钟老师表示,正确表达情绪而非情绪化表达,是护理人送给患者和自己的一份礼物。当我们带着这股力量回归岗位时,温暖正悄然注入护理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最好的照护始于被理解的表达。

14.jpg

小组分享情绪故事

15.jpg

非语言情绪表达

  护理人文与文化建设委员会副主委、门诊及特殊科室科护士长王宏艳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活动以体验式为依托,把沟通技巧、非语言情绪表达、共情能力培养融入其中,让参与者进行沉浸式感受,深刻领悟“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未来护理人文与文化建设委员会也将定期开展系列培训活动,为护理团队赋能,助力打造更温暖、更专业的护理团队。

16.jpg

王宏艳总结

护理部人文与文化建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