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北京朝阳医院2025年开学典礼在常营院区科研教学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党委书记、理事长纪智礼,院长李海潮,党委副书记吕少丽,常务副院长王明刚,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副院长童朝晖,纪委书记王存亮出席大会,与研究生导师、临床教师代表、相关职能处室领导及教育处全体教师,共同欢迎20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到来。

全体师生奏唱国歌
纪智礼首先代表医院党委,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回顾了医院发展历程,指出医院正处于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这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对于新生,纪智礼提出几点要求:首先,希望同学做好自我管理:一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领会其中蕴含的对医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内涵意义;二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热爱医院、热爱集体、热爱同学,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三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做好规划持之以恒。其次,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开展临床实践提升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在深入的实践中磨炼各项能力。最后,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勇于接受磨炼,积极培养自身成为兼具临床科研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纪智礼书记致欢迎词
随后,院领导为新生举行授院徽仪式,欢迎新生正式成为朝医人,传递对新生的殷切期望,推动医院文化的传承延续。

院领导向2025级新生授予院徽
童朝晖以使命与责任为主题,结合抗疫经历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他告诫同学们,医疗工作不仅需要锤炼精湛医术,更要弘扬协作精神,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练就过硬专业本领,在未来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中“有担当、讲奉献”,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师。在祖国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勇担重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童朝晖副院长授课
核医学科主任杨敏福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勤于交流,在与患者交流中洞察信息、获得信任;勤于思考,在思考中培养临床思维与独立科研能力;勤于实践,希望大家进行更多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改变实践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朝阳医院发展快车道上得到长足的进步。

导师代表杨敏福发言
2025级内科学博士研究生杨旭雯作新生代表发言。她回顾了在第三临床医学院学习生活六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了对老师们言传身教和家人默默支持的感激之情;表示同学们将秉持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以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敢于担当作为,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医生,为祖国卫生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新生代表杨旭雯发言
李海潮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系统地阐释了医学人才的成长路径。首先,需明确培养目标,并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扎实的过程训练来达成这一目标。李海潮着重强调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应当具备医学专家、沟通者、合作者、健康倡导者、学者、领导者以及具有职业素养的专业人士等多方面的角色能力。医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扎实开展文献研读、病历书写、医患沟通以及手术观摩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融合,丰富知识储备,积累临床经验,培养临床思维,巩固专业能力。期望同学们秉持终身学习的信念,持续提升职业精神与专业能力,最终成长为兼具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医师科学家。

李海潮院长讲授新生第一课
站在新的起点,全体师生再次重温医学生誓言,秉承“精医重道,和合致远”的院训精神,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朝阳力量。

重温医学生誓言
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