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凭借12项创新研究成果强势登陆美国血液学年会(ASH Annual meeting),其中1项获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11项获壁报展示(Poster presentation)。这些研究分别由血液科主任主鸿鹄,主任医师陈文明,副主任高文、刘爱军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以科室90后青年骨干为主。ASH年会是全球血液界规模最大、学术影响力顶尖的血液学年度盛会,在来自世界各地的3万余名学者中仅5000余项创新成果收录其中。

大会邀请函
突破性成果聚焦临床痛点
本次入选的12项研究延续团队深耕方向,聚焦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关键领域,涵盖发病机制探索、新药临床试验、免疫调控、创新联合治疗及预后模型构建等核心科学问题。部分研究为复发难治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方向,充分体现“临床问题驱动科研,科研成果反哺临床”的转化医学理念。
明星成果:VAG方案改写老年白血病治疗格局
本次会议获得Oral报告的“原创性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新方案VAG抗白血病的机制研究”尤为瞩目。该方案由主鸿鹄主导设计,通过前期预实验和2期临床试验证实:一疗程缓解率从现有金标准VA方案的43%显著提升至80%以上。这一突破性成果于2025年10月被国际权威杂志Blood Cancer Journal接收发表,目前在北京市杨帆计划重点资助下正开展3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有望改写国际指南,为全球老年白血病患者提供中国方案。本次Oral报告的第一作者为博士后霍莹莹,通讯作者为主鸿鹄。
顶尖团队:三十年深耕铸就学术丰碑
作为这支“临床研究型团队”的领军人,主鸿鹄现任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导师,同时担任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从事血液病临床工作30年,在急性白血病领域取得系列原创性突破:创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化疗的家庭治疗新方案”,根治率超95%,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顶尖期刊;创立“DAV治疗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新方案”,缓解率超90%,发表于《柳叶刀·血液病学》;创立“VAG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新方案”,缓解率超80%,发表于Blood Cancer Journal;在国际上定义并解析新型白血病类型,相关成果发表于Leukemia、《血液学进展》等权威期刊。
主鸿鹄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9篇,总影响因子超1064分,单篇最高引用350次,国际大会特邀/口头报告12次,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9项,科研经费超4000万元。其研究成果写入12项国际/中国白血病指南,2次入选《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十大进展》,并在2015-2020年全球白血病领域中国学者影响力排名中位列第二。
科室实力:国内领先的血液病诊疗中心
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作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北京多发性骨髓瘤医疗研究中心,在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淋巴瘤诊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科室人才梯队配置合理,90%以上医生取得博士学位,拥有教授/主任医师10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人。
在陈文明(中国骨髓瘤领军人物,2024年亚洲骨髓瘤网络“杰出服务奖”获得者)的带领下,科室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及共识,推动国内骨髓瘤规范化诊疗,并与欧美机构建立长期合作。白血病和淋巴瘤亚专科以靶向口服药物和免疫治疗为特色,吸引大量国内外患者,成为老年及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的首选治疗中心之一。
科室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在站博士后7名、在读博士生12名。2023-2025年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北京市扬帆计划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博新计划3项等,现有科研经费超3000万元。

血液科团队
此次ASH大会的亮眼表现,既是团队“厚积薄发”的生动注脚,更是中国学者研究迈向国际前沿的有力见证。从建立国内首个省部级多发性骨髓瘤研究中心,到持续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高水平成果,再到与国际顶尖机构共建合作,这支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型团队”正用扎实的科研突破赋能临床实践,为全球血液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