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5岁的蒙古国患者Y女士(化名),因腰椎术后饱受数年剧痛折磨,不远千里,专程来到北京朝阳医院疼痛科就诊。在疼痛科主任张金华团队的专业诊疗下,通过微创治疗技术,她成功告别了日夜折磨的剧烈疼痛,重获正常生活。
2014年,Y女士在当地接受脊柱融合手术后,出现双侧下背部、臀部及双侧大腿、小腿后部持续性针刺样剧痛。静息时疼痛评分高达7~8分,活动时更升至8~9分(疼痛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尽管她长期注射并口服大量止痛药,但疼痛始终如影随形,未能得到丝毫缓解。因痛感强烈,她日常行动极度受限,无法站立和行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Y女士多年来辗转多地求医,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经多方打听,Y女士慕名来到北京朝阳医院疼痛科门诊。张金华团队经过系统问诊与专科检查,诊断Y女士为“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遂为其量身制定“腰脊神经根射频复合自体血浆注射”微创治疗方案。治疗在日间手术室完成,当天即出院。

张金华给患者注射自体血浆
术后仅两天,Y女士的疼痛感缓解90%,静息时已无痛感,活动时疼痛评分也降至2~3分。因此,她不再需要依赖止痛药,现已可正常行走,日常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患者术后和张金华合影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是指因腰椎各种疾患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仍存在顽固性腰骶部疼痛,伴或不伴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大小便功能障碍。据文献报道,腰椎术后疼痛发生率为5%~74.6%,其中需要二次手术比例高达13.4%~35%。主要病因包括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主要因素)、减压不彻底、神经损伤、腰椎不稳、临近节段退变或骨质疏松等。由于保守治疗对疼痛缓解有限,目前有创治疗手段包括椎间孔镜下入路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和传统后路翻修手术。但因FBSS病因复杂、症状顽固,部分患者的二次手术效果不尽如人意。
张金华基于对FBSS病因的深入分析,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总结,创新地提出了“自体血浆靶点注射联合神经根射频”微创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已取得显著疗效。目前,该技术已成为疼痛科的特色诊疗项目,有望为更多FBSS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这一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未来,疼痛科将继续在疼痛诊疗领域持续深耕探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用专业和温度守护每一位患者。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