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麻醉科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EEG在围术期的应用”暨2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启动会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02 浏览次数:
字号: + -

  9月27日,由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项目“EEG(脑电监测技术)在围术期的应用”在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各医院麻醉专业医生的学术交流,提高年轻麻醉医生在临床中应用和解读EEG的能力,并促进EEG在围术期脑功能保护研究中的创新应用。

  麻醉科副主任魏昌伟首先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EEG在围术期的应用”作为朝阳医院5个获批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之一,已经连续举办多年。EEG作为唯一能够实时、连续监测脑功能变化的工具,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无创、时间分辨率高等优势,系统掌握EEG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对提升围术期麻醉管理的精准性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参会人员能够从本次会议中获得最新的知识,并欢迎大家借此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

  本次会议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赖忠盟教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王泽华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依泽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都义日教授以及朝阳医院麻醉科的芮燕教授、刘洵教授、张永谦教授、柳娟教授主持。此次会议共举办12场精彩讲座,内容涵盖EEG在现代麻醉与神经科学领域的多元应用、数字化EEG在麻醉深度精确监测及全麻机制探索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聚焦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和帕金森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等特殊人群的麻醉管理挑战,并延伸至目前常用的围术期神经监测技术、EEG在生物节律与自主神经活动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心脑交互作用中EEG表现的最新研究,全面体现了EEG在提升整个围术期安全中的重要价值。麻醉科主任吴安石,副主任魏昌伟、吴延,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梁振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田婕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四人民医院李成教授,以及朝阳医院麻醉科王晖、陈瑛琪、高建东、张雪娜、王佳琬、孙祎分别针对以上议题进行了介绍。会后,与会人员围绕EEG的医工结合临床应用前景、特殊疾病患者的EEG表现等前沿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2.jpg

部分专家在EEG在围术期应用学习班进行分享

13.jpg

EEG在围术期应用学习班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为系统推进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提升标书撰写质量与研究设计水平、激发青年医师科研热情,麻醉科在EEG国家级培训班的同期隆重召开了“2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启动会”。会议特邀多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分享与经验交流,科室青年骨干医师积极参与。会议伊始,王佳琬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对于个人成长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在场青年医师珍惜此次学习机会,积极准备,勇于尝试,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在随后的专题报告环节,各位专家倾囊相授,内容翔实,重点突出。

14.jpg

专家们在麻醉科国自然申报启动会上进行经验分享

  随后,各位专家对朝阳医院麻醉科青年医师进行了一对一的科研辅导。专家们认真细致地阅读标书,与科室青年医师详细交流,针对性地指出不足的同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15.jpg

专家对青年医师进行国自然申报辅导

  此次会议的圆满举办,标志着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已全面启动,为后续申报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专家引领与科室支持下,麻醉科将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推动麻醉学科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