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口腔医学中心举办北京社区医院显微精细化治疗技术推广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次数:
字号: + -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引领下,基层医疗能力的提升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关键。为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助力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的医疗目标,2025年7月11日,由北京朝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王左敏教授发起的“北京社区医院显微精细化治疗技术推广培训班”  在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举办。

33.png

培训班现场

  王左敏作为该项目课程设计人,依托口腔专科医联体为平台,整合三甲医院的技术优势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网络,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基层口腔医生的显微操作能力及医护协作水平,推动口腔诊疗技术的高质量发展。项目聚焦显微精细化、微创化、规范化应用于牙体牙髓治疗、牙周治疗、微创修复等社区常见口腔疾病。首期学习班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基层医生掌握牙科显微镜操作规范与四手配合技能,提升复杂根管治疗技术水平。同时建立社区-专科医院双向转诊机制,完善疑难病例显微预判标准,有效降低传统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培训面向北京市社区口腔执业医师、护理人员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通过技术下沉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大医院同质化的精准口腔诊疗服务,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共享。本次培训班由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刘志强主持。

34.jpg

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刘志强主持

  王左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精细化治疗已成为牙体牙髓病治疗的重要方向。她强调,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阵地,亟须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提升诊疗能力,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35.jpg

口腔医学中心主任王左敏致辞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模式,内容紧扣临床需求,突出实用性与前沿性。上午,理论授课环节,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医疗副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王祖华教授以《根管系统的感染控制及严密封闭》为题,深入阐述了根管感染控制的核心理念与技术路径,结合大量临床病例,系统讲解了根管封闭的关键步骤与常见误区,为学员提供了极具指导性的理论支持。

36.jpg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医疗副主任王祖华讲授《根管系统的感染控制及严密封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李红教授围绕《根管预备技术及风险防控要点》展开授课,重点介绍了现代根管预备技术的发展趋势、操作规范及并发症防控策略,帮助学员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疗思维。

37.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李红讲授《根管预备技术及风险防控要点》

  下午,李红教授指导实操演练环节,北京朝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冬雪,医师徐偲、李应龙、孙娜娜,护士翟雨组成教学团队通过丰富的病例展示,医护四手操作演练精准、详实地为学员进行授课。学员们分组在显微镜下进行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模拟操作,专家们手把手指导,针对操作细节逐一讲解,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指导老师指导学员们进行显微镜下根管治疗

  此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口腔医师积极参与,学员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贴近临床、干货满满,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也切实提升了显微根管治疗的操作能力。

  此次培训项目的启动,是北京基层口腔医疗水平向精细化、微创化迈进的里程碑,更通过口腔专科医联体的深度整合,构建起“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创新服务体系。依托医联体平台,三甲医院的技术优势与基层机构的服务网络形成互补,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充分彰显了医疗行业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立体化践行。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体系建设的多轮驱动,口腔专科医联体不仅打通了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更推动基层服务能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让微创治疗技术走进社区诊所,使数字化诊疗方案惠及普通百姓,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的医疗格局,为全民口腔健康筑牢基层防线。

口腔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