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4日,北京朝阳医院承办的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及消化病学分会学术活动——“2025北京朝阳消化及消化内镜研讨会”顺利召开,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心娟主持会议。

刘心娟主持会议
本次学术活动汇聚了180余名国内消化及消化内镜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参会代表达400余名,带来了69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和17台高难度手术演示,全面展示了各亚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为提升区域消化疾病诊疗水平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研讨会开幕式
开幕致辞:共话学术传承与创新
大会主席、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原主任郝建宇致欢迎词,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及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始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消化内镜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与创新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郝建宇致欢迎词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令狐恩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爱明分别在大会致辞,呼吁加强多中心协作,共同提高消化疾病精准诊疗水平。

与会专家致辞
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吕少丽代表院党委对消化内科承办北京医学会重要学术活动表示热烈祝贺。她提到,消化内科作为医院重点培育学科之一,在内镜技术突破、学科建设、亚专业建设与人才梯队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北京朝阳医院始终将消化内科建设置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集全院之智、举全院之力,推动医、教、研深度融合与系统创新。

吕少丽代表医院致辞
学术盛宴:聚焦学科前沿与发展
研讨会深耕消化领域“体重管理”“慢病管理”等方向,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与“精准诊疗”核心主题,践行“超级微创理念”,设置多个特色分会场,关注消化及消化内镜诊疗热点,涵盖人工智能及医工结合创新应用、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肝胆胰疾病内镜诊治、炎症性肠病全程管理等重要领域。

专家讲座
本次研讨会亮点纷呈,特别设置了前沿技术演示环节,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于剑锋担任总调度,带领消化内镜团队协助专家们展示胃转流支架、困难ESD、POEM、ERCP、EUS等前沿技术,精准诠释规范化诊疗流程,助力提升区域内镜技术水平。

专家团队内镜演示
创新实践:助力青年人才培养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要求,继续教育分会场为远道而来的青年医师设置内镜模型培训环节,现场氛围紧张热烈。“注意调整病变切缘与镜头的距离”“保持镜身稳定性”,于剑锋穿梭在多个内镜显示屏间,手把手指导学员的操作手法,结合临床案例讲解内镜下操作要点。
本次会议尤为注重青年医师培养,专门设置青年分会场。通过青年学者发言、病例讨论、技术操作展示等形式,为青年医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充分展现了青年医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蓬勃的学术朝气,为学科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朝阳医院青年团队内镜演示
圆满落幕:共绘消化健康新蓝图
为期三天的学术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议程、前沿技术展示、青年医师成长平台等形式,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链条学术盛宴。
刘心娟在致闭幕词时表示,本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百余位业界大咖的共同托举,离不开北京朝阳医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朝阳消化团队的全力投入,充分展现了北京地区在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医学领域的蓬勃活力与发展潜力,为提升区域乃至全国消化疾病诊疗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北京朝阳医院将继续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携手全国消化同道,持续推动学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惠及更多京津冀乃至周边地区的百姓。

会议组织委员会合影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