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精彩专题

精彩专题

理论精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字号: + -

  访谈之一


  


  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重一笔


  


  理论周刊:如何深刻理解十八大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甄小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曲折和艰苦探索,开辟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了它是一个开放的、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并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执政党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基础上,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继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八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也会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任务、新要求和各项战略部署,我国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意义非凡。十三亿人口,相当于100个欧洲中等人口国家人数的总和(1400万人口相当于欧洲的一个中等人口国家),中国十三亿人口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推进实现这一目标,十八大不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而且,也将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访谈之二


  


  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理论周刊:怎样认识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韩振峰(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把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格。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能否与时俱进,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一方面要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理论适应并正确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还要不断能动地、自觉地以这种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这就是说,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思想上不能停顿。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之所以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特别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从而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实践永无止境,认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党的理论特别是作为指导思想层面的科学理论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党的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访谈之三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理论周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为什么要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韩震(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教授):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既是我们党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也是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各种危机和严峻挑战,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前,金融危机仍然使世界经济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任何动摇都是自乱阵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刻,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而言之,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变化的形势不断调整我们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必须不为浮云遮望眼,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一定要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就是我们成功的秘诀和法宝。


  


  理论周刊: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应怎样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


  


  杨金海(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认识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三个维度努力。缺少任何一个维度,对它的认识和实践都会陷入片面。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需要继续披荆斩棘,不断开拓新境界。毋庸讳言,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许多问题、考验和危险。如干部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拉大等。但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毕竟不是社会的主流,而是支流;而且,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还要靠深化改革,而不能走回头路,更不能走邪路。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我们才能逐步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满怀豪情地推进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日出。


  


  访谈之四


  


  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广泛的认同性和实践性


  


  理论周刊:怎样理解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层次的界定?


  


  辛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社会各界从价值体系丰富的内容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未能达成共识。究其原因,可能与一劳永逸地提出一个永远不变的核心价值观那种思维模式有很大关系。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从多维价值认知和价值整合入手,在对不同层次的价值实践与价值追求中才能逐步凸显出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了实现途径与实践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当然要有中国特色,有中国意识,要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要能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中国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将价值指向与要实现的目标社会的社会属性高度统一,有利于凝聚力量,知行合一。


  


  简单地把在西方社会大行其道的东西当作“普世价值”强加于中国社会,既是一种无知的独断,也是一种臆想的狂妄;关起门来说凡是资本主义拥护的就是我们反对的,也是不行的,更何况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价值观从来不是也从来不会为西方社会所专属。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价值观当然也应该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超越。这种超越里,既包括反对,也包括汲取,用哲学的话讲,就是扬弃。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正是中国社会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创造性转换又为我所用的有力明证。


  


  理论周刊: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性?如何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辛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精英价值观,而是大众价值观;不是价值乌托邦,而是生存意义的支撑,是全体人民的价值导引,因而要有广泛的认同性与实践性。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每一个社会公众来说都应该做也能做得到的底线要求,通过实践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我们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价值共识,塑造行为模式。


  


  概而言之,在今日的中国社会切实践行民主、崇尚法治、尊重权利、富国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没有对它们的切实践行,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被实践。在理念上多维展开,在实践中积聚共识,这才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访谈之五


  


  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战略指导


  


  理论周刊:怎样正确认识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程美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个论断无疑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战略性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各项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我们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体制环境密切相关。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代就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正是以这样的认识为指导,我们的党和政府不断地清除了政治体制中阻碍我们进步的那些因素,从而促进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


  


  其实,改革难不在于“知改”,更在于“要不要改”——全社会、各单位、各部门所有相关人员能否对实践改革形成共识。政治体制改革比经济体制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更加艰难,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举国上下才能同心同德,以一往无前的勇气与一切困难作斗争,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所以,我们的党、政府以及社会有识之士,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宣传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尽量使之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获得共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阻碍,为政治体制改革下一步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理论周刊:十八大报告指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制度自信”,这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程美东: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提出了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觉得这对于未来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要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坚定“制度自信”。有一些人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总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这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严重缺乏的表现,更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行不通的设想。也有一些人觉得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但又不知道中国政治如何发展,甚至产生悲观情绪,这也同样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制度自信”的表现。只要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足够的自信,就不必担心具体的体制改革。当然,坚持“制度自信”也是避免政治体制改革走弯路、走邪路的保证,是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保证。


  


  访谈之六


  


  社会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发展


  


  理论周刊:如何理解十八大报告对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新阐释?


  


  龚维斌(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范畴既有新概念,也有新概括,是对近年来社会管理理论探索成果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新提炼、新发展,是对社会体制改革理论的重要发展。


  


  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一直是社会管理格局的内涵。十八大报告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法治保障”,而且将“社会管理格局”改为“社会管理体制”,表述更加准确,内涵更加丰富,突出了依法进行社会管理的理念。


  


  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范围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强调了面向城乡全体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新要求,贯穿和体现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方面。


  


  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里,第一次提出了现代社会组织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两个概念,也是第一次提出了“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新要求,为社会组织的规范健康发展指明了体制方向,预示着社会组织发展要走法治化道路,必将推动社会组织领域的立法工作,必将推动社会组织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升社会组织治理、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政府、市场一道形成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


  


  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思路重要的新发展,不仅要有常态管理,还要有应急处置,更要有源头治理,这三个环节构成了社会管理的新机制。社会管理不仅要着眼于及时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实行动态管理,着眼于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更应该着眼于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土壤,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发生或少发生。十八大报告,强调改善和保障民生,把民生改善和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在社会建设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就体现了源头治理的思想。


  


  访谈之七


  


  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理论周刊: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文化强国战略,怎样理解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作用?


  


  郭建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经济崛起、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增长,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文化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文化强国,这些概念与时俱进。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文化强国战略,这对国家或者个人来说都带来了重要机遇。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经济实力提升以后,我们怎么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文化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的提升使整个世界感到我们中国的可亲可爱,感到我们这个民族有自信力、有影响力、有活力。对我们个人来讲,在这样的一个发展时代,我们既要有知识,同时也要有文化品位、文化内涵。文化熏陶出来的气质、修养、品位,就会增强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理论周刊:在实践中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增强文化创造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战略环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具体而言,报告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涌流”;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显然,发挥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既是提升文化综合实力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报告中进一步确定和强化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理念与目标,这也意味着我国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大幅增强综合文化实力和持续提升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新阶段。在报告中提出的扎实推进文化强国的举措方面,既包括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也包括了将文化产业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要素之一。


  


  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来说,应当以增强文化创造为动力,实施举国体制的文化走出去和文化重点“品牌”走出去的文化建设与传播促进工程。


  


  首先,要重视激发文化内容的创造力,真正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逐渐实现从数量化向质量化发展的转型;其次,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实施出口重点基地建设工程。以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为纽带,在若干个区域建成中华对外文化交流和出口基地,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再次,推动反映我国社会核心价值、面向青少年消费者、具有品牌化影响力的文化内容产品出口。


  


  在实施文化产业强国战略方面,从事内容生产的民营文化企业应当作为主力军和生力军之一,文化企业家和艺术精英们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总之,只要我们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我国文化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都将得到稳步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逐渐配得上中国的大国地位,并将为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