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022年“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比赛优秀作品刊登

2022年“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比赛优秀作品刊登

从医学中学到敬畏

字号: + -

病理党支部 李瑞琦

  大家好,我是来自病理党支部的李瑞琦,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从医学中学到敬畏。

  这是多年前的一个患者,外院胃粘膜活检病理提示:胃的绒毛膜癌,这种癌好发于女性生殖系统,但患者是个事业成功的中年男士,气宇轩昂。因胃经常反酸做胃镜检查,发现在胃食管结合部有局部轻微的隆起性改变,所以取了活检病理。他可是个绝不轻信他人的有识之士,看了病理诊断后借切片,去了三家超大的顶级医院复核病理诊断,意见都一致。他看完病理看外科,最后经朋友推荐来到第四家医院,住院后就躺倒看百度,关心手术副作用,还能活多久。这家医院为此患者展开多学科讨论,初步决定要切掉病人的部分食管和胃大部。多学科会诊时,唯独病理科的女主任迟到了,但大家立刻静下来听她低声地说:“中午才拿到这例病理切片,一直在反复看,所以迟到了,抱歉。”又说:“这是炎症反应,组织学形态看上去非常恶的细胞,但不是肿瘤,是反应性的肌纤维母细胞。”通俗地讲,这就好比是一个长得很凶恶的好人。众人瞬间愣住,散会。

  患者听到这好消息,有些欣慰又满腹狐疑,出院后次日就投身于国家高铁建设中去了。由于绒毛膜癌在男人胃里偶尔可以发生, 他忙里偷闲来复查时仍有点焦虑,每次做胃镜时仍有点难受,但10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可能10年来真正让他不安的是偶尔有人还提起他曾被诊断为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细细回想,这件事让我最触动的是:要把一位成功人士的病理结果,经过多位顶级专家白纸黑字明确的高度恶性肿瘤改写成是炎症反应性改变,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定力,而是背后默默海量阅读专业文献,并且与常年病理一线实际工作经验的有效综合。我故事里讲的这位女医生,就是中国病理界里谦逊和蔼的博士生导师,也是朝阳医院的骄傲,是我十分尊敬的金木兰教授。

  故事讲完了,上个月的一桩新闻使我联想到西方有个词叫tombstone technology——墓碑技术,意思是有些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其背后可能蕴含着复杂的技术和辛苦的努力。病理诊断没有惊天动地,但有可歌可泣,我需要保持敬畏之心终身学习,我们所有医生对自己的行业都要有敬畏之心,勤恳耕耘,不分贫富贵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患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