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护理园地 >>护理动态

护理园地

护理动态

全科医学科三病区成功举办第十五次安宁疗护系列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5年6月27日下午,全科医学科三病区成功举办第十五场安宁疗护系列宣讲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临床骨干以及来自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科、肿瘤专科、北京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等共计28人参会。

  此次活动,全科医学科三病区焦姣老师精心准备的《安宁同情默应》的授课,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充满爱与温情的心灵触动,聚焦“同情”与“默应”理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情”并非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设身处地感受患者的痛苦与恐惧;“默应”则是基于理解,在细节处流淌温情,无需喧哗的回应。至善安宁聚焦生命尽头的需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通过设身处地的同情和默默地回应,能够让患者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和尊重。用理解与行动为患者及家属点亮温暖之光。这一理念贯穿了整个活动,为后续的宣讲和学习体验奠定了基调。

10.jpg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理念,焦姣老师分享了许多实际案例。她讲到清华长庚医院的路桂军主任为自己办了一场轰动全国的葬礼这件事时,让在场听者不禁思索作为见惯生离死别的医务人员来说,当我们面对死亡来临那一刻,还是没有准备好,更何况普通百姓!在那一刻我们遗憾的不是自己即将离世,而是未说出口的爱和牵挂。路主任希望自己离世后可以去一个绿草如茵,虫鸟啼鸣,风高云淡,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融入大自然。他发现天葬就是他理想的方式,以身布施。他的儿子说:“不可能,你爹你爷爷都有墓地,你想他可以缅怀他,你把我爹喂了鸟,不干!”而路主任的女儿则问道:“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路主任肯定地回答:“真实,确定加肯定。”他的女儿说道:“如果这是你真实的想法,我愿意成全你。”“当你天葬后,山间的雄鹰、林间的云雀、海边的海鸥,每一只飞在天上的鸟,瞬间它们身上都有我父亲的影子,我会更爱这个世界。”课后大家纷纷讨论,临床工作中,现实确实是这样子的,大多数都是家属为患者拿主意做决定,可能受我国忌谈死亡的传统观念影响吧,鲜有人去关注患者的想法和需求,中国的善终是逝者安详、生者安宁、环境平安顺遂,与会人员表示死亡教育真的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些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同情与默应在安宁疗护中的具体应用,让参与者深受启发,在焦姣老师发自肺腑的案例分享的过程中,有多位老师因为共情而落泪。张庆来护士长潸然泪下地说道:“设想自己生命最后阶段,如果能得到安宁疗护团队的帮助,会感到很幸运。”

  接下来刘雪霜护士长还与现场的参与者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大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她鼓励大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带来温暖和帮助。她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去往天堂的路上路过人间,让我们把这一路点缀得鲜花烂漫,不留遗憾”这句话结束了本场讨论。

11.jpg

  授课结束后,活动进入了曼陀罗绘画环节。曼陀罗绘画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绘画的方式帮助人们表达内心的情感,缓解压力,达到心灵的治愈。在许欣老师的引导下,参与者们拿起画笔,在纸上绘制属于自己的曼陀罗图案。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用心感受着色彩和线条的流动。有的参与者专注地勾勒着图案的轮廓,有的则大胆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12.jpg

  未来的安宁疗护系列宣讲活动,将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宁疗护,关注生命末期的患者和家属。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安宁疗护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温暖和尊严。

全科医学科三病区 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