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生死时速!常营呼吸一病区肺血管团队上演“大咯血”生命保卫战
7月2日,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呼吸一病区肺血管团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一名辗转多家医院救治未果的患者,在入院后突发大咯血,并出现血压骤降至61/44mmHg的休克状态,生命危在旦夕!
患者突发大咯血
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危机,病区瞬间进入最高级别抢救状态。患者巨大的咯血量不仅引发了严重的循环衰竭,更可能导致窒息,任何延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精锐尽出,迅速抢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五部副主任龚娟妮、一病区护士长赵丹果断指挥,经验丰富的原护士长崔英也火速加入,一支训练有素、反应迅捷的抢救团队立即成型。大咯血抢救预案流程清晰、指令精准,包括主治医师郝敏等年轻大夫在内的整支队伍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高速运转起来:
循环保卫战:面对休克血压,护理人员以最快速度建立多条可靠静脉通路。升压利器“去甲肾上腺素”立即开始持续泵入,强力对抗循环衰竭。
气道生死线:确保呼吸道通畅是重中之重,麻醉医师迅速到位,紧急气管插管在紧张有序中迅速完成,为后续处置和防止窒息筑起第一道屏障。插管后,护理团队严密守护气道,间断进行负压吸引吸痰,及时清除血块和分泌物,保障有效通气。
止血攻坚战:介入医学科副主任王剑锋带领团队在十多分钟内找到目标血管进行有效封堵。导管室内有创呼吸机保驾护航,多学科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等关键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营院区呼吸一病区肺血管团队在患者床旁守护
整个抢救现场气氛紧张却异常有序,指令声、仪器声、操作声交织成一首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交响曲。团队成员凭借专业素养、丰富的临场经验和默契无间的协作,在极短时间内稳住了濒临崩溃的生命体征。
多学科协作配合抢救患者
患者转危为安
当患者转入RICU,监护仪上平稳的波形取代了抢救室的急促警报,这场扣人心弦的生命接力赛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患者血压回升、咯血停止、生命体征趋向平稳,这是对呼吸一病区肺血管团队快速反应、高效协作精神的最佳诠释。
龚娟妮在回顾这场惊险抢救时表示:“大咯血合并休克是呼吸科最危急的情况之一,抢救成功得益于肺血管团队完善的应急预案、多学科成员过硬的技术功底和临危不乱的执行力,每一步处置都要求快、准、稳。从强效止血药的应用、紧急插管保障气道、升压药维持循环,再到快速转运进行介入栓塞,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朝阳医院常营院区肺血管团队在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杨媛华的带领下,用速度、专业和担当,在生死线上书写了守护生命的篇章。
肺血管团队合影
常营院区肺血管团队
下一篇: 儿童减重训练营即将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