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白衣请战,星火驰援

字号: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是一支具有丰富的危重症救治经验的团队,也是一支充满活力、不怕辛苦勇往直前的团队。作为国家重点专科,这里有国内最为完备的呼吸支持技术体系,在机械通气、气道管理、体外膜式氧合(ECMO)、呼吸治疗与康复、重症监测与支持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承担着呼吸衰竭和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工作。在这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这里的每一个人始终坚守在需要他们的第一线,无论是定点医院还是院内红区;而留守在科室一线的人员,在努力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还在不断地学习。在这里,他们的每一次努力,都为患者赋予重生的意义。

支援地坛 并肩作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北京市医管中心及医院的安排,RICU迅速组建医护团队,于11月17日及12月5日分两批出征支援地坛医院。

RICU支援地坛医院的护理团队由5名有着丰富危重症救治护理经验的专科护士组成,她们分别是蘧秋峥、刘攀、张沫、赵佳红、常鑫儿。作为具有丰富危重症护理经验的呼吸人,她们此行的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新冠患者临床护理,特别是要完成重症患者ECMO及血滤治疗的临床护理与指导工作。入科第一天,张沫就接管了5名血滤治疗的患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们几人管理着病区里最危重的患者,血滤、ECMO、插管、气道管理、心理护理……一个班结束感觉身体像散了架,但她们互相鼓励、咬牙坚持。她们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超强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得到了病区医护人员的肯定,也充分体现了朝阳RICU在危重症护理、ECMO管理等工作中的标杆作用,展现了RICU护理人的风采。

进驻红区 坚守一线

在距离疫情最近的医院里,同样有着一群身处疫情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因为疫情形势,医院决定设立红区收治阳性病例。刚结束地坛医院支援任务的RICU护士金玉,提前结束补休刚回到工作岗位,就临危受命,投入到红区的筹备和运行中。接到紧急命令,结束12小时ICU夜班刚睡醒觉的她来不及收拾行李,立即赶到医院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划立分区,领取防护物资,安排床位,协调护理人员,组织培训,建立消毒隔离与防护制度,制定各班工作流程及交接班制度……从下午7点到晚上11点,整个红区准备就绪,之后便立即投入使用,当晚发热门诊的几名患者就转入了病区。之后她继续优化流程、核实各关键环节,了解收治病人的情况,指导临床护理要点,还要梳理酒店闭环医护人员休整保障及隔离制度……50余个小时,她一直在一线奋战,实在扛不住了就在椅子上眯一会儿。这样的临危受命对于一名没有太多管理经验的普通护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她临危不乱,合理安排,这也得益于她在RICU多年危重症临床护理的专科经验和护理小组长的管理经验,以及支援地坛医院疫情防控的经验。这一次相信她将继续秉承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优良的职业素养,完成红区护理管理工作。

守护生命 秉承信念

作为危重症患者的最后一线希望,RICU在疫情期间仍然承担着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这里有对医学知识不断挑战的病情,有24小时不停歇的医护人员,有对生命带来希望的无限可能。面对目前人员短缺的情况,科室积极进行班制的调整,虽然护理任务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临床护理质量没有因此受到影响。12月4日晚,一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急危重症患者从怀柔医院转入,主任和护士长迅速组织人员通过绿色通道接诊患者,并安全转运至病房,之后医护团队通力合作进行抢救,迅速完成ECMO术前各项准备并顺利建立ECMO,为患者后续的诊治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

不断开拓 一直向前

疫情还在持续,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也在继续。2022年12月2日-12月4日,由RICU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十届全国气道管理与危重症护理技术培训班暨全国呼吸与危重症专科护理联盟系列培训”会议圆满完成。因疫情原因,此次课程全程线上直播,邀请了国内呼吸与重症领域的多位专家授课,RICU的护理骨干们也认真准备参与授课。学习班为期两天半,秉承以往“学以致用”的传统,课程设置上强调临床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涵盖呼吸支持、气道管理、呼吸康复、重症支持与监测技术、护理管理等五大专题。本次学习班注册学员多达3700余人,大家反应热烈,满意度高达99.6%,充分体现了RICU护理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呼吸专科护理联盟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RICU是一个战斗的团队,无论是平时还是疫情期间,这里的每一位护士,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奉献,作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救治危重患者、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专业优势,我们责无旁贷!

RICU  张春艳  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