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成功实施全国首批肾神经标测/选择性微创介入术——开启降压新革命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5年4月9日,北京朝阳医院心脏内科高血压专科团队在心脏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主任赵林的带领下,正式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经导管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的医疗机构。4月23日,赵林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msRDN)高血压微创介入术,标志着医院在难治性高血压及药物不耐受高血压患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47岁的刘先生,饱受高血压困扰长达8年。尽管坚持调整生活方式,并每日服用4种降压药物,血压仍居高不下,间断头晕不适,甚至导致了尿蛋白升高、心肌肥厚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经术前全面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后,刘先生被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面对传统药物疗效有限的困境,赵林团队决定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msRDN技术,为患者开启精准降压介入治疗。

1.jpg

赵林团队为患者实施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高血压微创介入术

2.jpg

赵林团队通过股动脉穿刺行双侧肾动脉标测及消融

  手术过程中,赵林团队通过股动脉穿刺,送入导管行双侧肾动脉造影,了解肾动脉结构,测量肾动脉主支、分支及副肾动脉的长度及直径,将肾动脉标测消融导管精准置入双侧肾动脉。应用国产自主研发的msRDN系统,对肾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位点进行标测,筛选出需要消融的“热点”(电刺激后收缩压持续上升5mmHg),消融结束后即刻再次电刺激以验证消融的效果(电刺激后收缩压上升与否)。左侧肾动脉标测7个位点,精准识别5个“热点”(交感神经活跃区域)并消融;右侧肾动脉标测8个位点,锁定4个“热点”并成功消融。全程避开了副交感神经位点(冷点——电刺激后收缩压持续降低5mmHg)及无关点(中性点——电刺激后收缩压不变),印证了msRDN技术“毫米级”精准定位能力,为患者术后血压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手术历时约1小时,术中无不良反应。术后血压得到显著改善,从术前的153/100mmHg降至术后的126/86mmHg。

  作为高血压治疗领域的创新治疗方法,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通过微创介入手术阻断肾交感神经通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实现长期降压效果。最新发布的国内外高血压相关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文件中,RDN凭借其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确,已逐步成为备受瞩目的创新疗法,并获得广泛推荐。而msRDN技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标测-消融-验证”标准化流程,精准定位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区域进行消融,术中即时重复电刺激反馈消融效果,真正实现了“智慧消融,精准降压”。RDN手术为微创手术,切口仅1-2mm针眼大小,术后次日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无植入物留置在体内,且恢复很快。

  在赵林的指导下,高血压专业组负责人主任医师范一帆一直致力于高血压的诊疗与研究,组织开展了难治性高血压专病门诊、参与RDN介入手术、围术期管理,为众多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专业、细致的诊疗服务。此次赵林范一帆团队成功开展msRDN手术,为难治性高血压及药物不耐受高血压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构建了“生活方式干预+药物+介入”的高血压治疗新模式,开启了北京朝阳医院高血压“微创介入治疗”的新篇章。

3.jpg

赵林团队成功开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系统手术

  高血压,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肾脏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的情况,这一状况致使血压居高不下,对心脏、肾脏及血管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以往,高血压治疗主要依赖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难以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措施,药物治疗也面临依从性差、药物副作用大等诸多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仅为16.8%。血压控制不佳,不仅本身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给患者和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健康与经济负担。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探索出除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之外的第三种有效治疗高血压的方式。

  RDN的成功开展,有望解决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为高血压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北京朝阳医院RDN高血压介入诊疗团队成员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将凭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从严谨细致的术前评估,到量身定制个体化手术策略;从精准规范的介入治疗操作,到贴心周到的围术期和长期随访管理,团队将全程关注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康复情况,确保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能获得恰当的治疗效果,重新拥抱健康生活。

  便民小贴士

  难治性高血压专病门诊:周一下午(本部)

  高血压RDN评估专家门诊:

  范一帆    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常营)

  周三下午(本部)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