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鲁检验结果互认盲样测试
盲样测试活动须知
1. 什么是盲样?
盲样是指采用真实人血样本制成的室间质评样本,要求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像对待患者样本一样进行检测,并在收到样本当天回报检测结果。其核心特点是:样本具有互换性,可以真实的反映系统之间以及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的差异。。
盲样的核心作用
1)质量控制:通过比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评估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2)消除偏见:检测人员无法预知样本信息,避免主观因素干扰,保证结果公正。
3)能力验证:直接反映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设备可靠性。
2. 盲样在京津冀鲁检验结果互认中的应用
京津冀鲁区域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要求参与机构必须通过盲样测试,具体包括:
参与条件:
-- 实验室需通过省级质控中心现场检查或CNAS认可。
-- 互认项目需参加省级及以上室间质评且成绩合格,并通过盲样测试。
-- 实验室精密度需符合《京津冀鲁区域互认实验室质量与技术要求》。
实施流程:
1)样本制备与分发:由质控中心统一制备盲样,全程冷链运输,确保样本稳定性。
2)检测与上报:实验室需在收到样本后按标准流程检测,当日提交结果。
3)结果审核:质控中心比对实验室结果与靶值,误差需在允许范围内。
4)动态管理:通过盲样测试的机构保留互认资格;不合格者需整改,确保检测能力达标。
5)互认标识:通过盲样测试的检验项目,报告单上可以标注“京津冀鲁HR”或“★”标识,患者持此类报告可避免重复检测。
3. 盲样测试的关键要求
样本管理:盲样标签与常规样本EQA样本相似,要像检测患者样本一样检测盲样。
检测规范:
-- 盲样测试的结果要当天汇报,仪器上检测的原始数据要同时拍照发到指定的邮箱。
-- 盲样要求检测的项目,只要本实验室开展,就要进行检测和结果上报。
4. 盲样测试的意义
盲样测试是检验结果互认的核心环节,通过标准化、同质化的质量评估,推动区域医疗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患者重复检查,提升就医体验。截至2024年,已有1118家医疗机构,60个常规检测项目,通过盲样测试纳入京津冀鲁互认名单,为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注:实验室可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查询“关于公布2023-2024年度京津冀鲁区域医疗 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结果的通知”
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zwgk_20040/ylws/202501/t20250108_398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