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介入医学科>> 科室简介

科室介绍

介入医学科

字号: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介入医学科,是由著名介入放射学专家翟仁友教授于1993年主导创立。翟仁友教授历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博士生导师,在介入学界享有盛名。起步早,起点高,使得朝阳介入科在北京及周边地区一直处于头部介入科室之列。历经三十多年,在翟仁友教授和高堃教授两代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朝阳介入科目前一院三区,病房设29张床位,医护技团队共23人,医生12人,博士7人,硕士5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护士11人,本科9人,大专1人,中专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现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一体的综合性介入诊疗中心。在专业领域也建立了稳健的基础与鲜明的特色。

  积淀深厚,专业知识扎实。经过多年的积淀,科室储备了宝贵而丰厚的学科知识。介入医学包含血管介入与非血管介入多个领域,涉及的广泛的疾病谱,常常与内外科治疗协作配合,服务于疾病治疗的特定阶段,对疾病的认识、治疗的专业技术、时机的把控及多科室间的协作,需要大量实践积累与钻研,多年来的积累与发展,为我科奠定了宝贵而雄厚的知识与技能储备。

  优势领域与全面提升并举。多年的发展,科室形成了胆道疾病介入治疗和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学科高地,目前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胆道方面,建立了一整套从诊断、引流、胆道肿瘤局部与系统治疗、胆石症的排石治疗等一整套诊疗方案,年治疗胆道疾病500例以上,局部放射性粒子仓支架植入针对肝门区胆管癌的治疗居于华北地区首列,同时为胆道介入同道提供了培训基地。肺动脉介入方面,依托北京朝阳医院呼吸肺血管团队,为肺血管疾病,尤其是慢性血管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提供了介入诊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全面均衡发展与积极做好学科支撑。在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的血管介入(动脉栓塞)与CT引导下的非血管介入(活检与消融)等方面积极发展,在急诊与术后出血方面积极支持,在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持续发力,多方面多领域的做好学科提升,贡献科室的力量。

  复合专业人才梯队与多影像模式介入平台建设。目前科室医师汇集放射、超声、外科、内科等多专业背景人才,零交流壁垒,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导管室下设DSA血管造影机、大口径介入用CT机及超声1台,多影像模式可用于介入治疗引导,以疾病为主导,择优而用,可实现多种影像模式配合,扬长避短,为患者带来最大的治疗获益。目前CT引导下的肿瘤活检面向全院科室的需要,工作量年超过800例;积极开展肿瘤的局部消融和粒子植入治疗;开展超声CT引导下活检与DSA下动脉栓塞治疗结合,精准穿刺的同时DSA保障安全、诊疗并举。实现让患者少转运、少风险,让高效安全落到实处。

  仁心仁术,竭诚为民。科室多年来,以医者为民为宗旨,竭诚为患者服务,建成了一支满怀仁爱、态度热忱、专业技术过硬的医护团队。让患者感受到医者的温暖,有温度有质量的服务患者。在治疗的患者中,广受好评,让患者及家属在面对疾病的同时有温暖的支撑。

  总之,多年的积累与发展,让朝阳介入有了良好的学科基础,以优势领域带动全局发展,多专业多影像模式的综合团队让学科发展进一步跨上了快车道,始终保持着一颗热诚的仁心,希望能在专业与服务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团队风采:精准微创,守护健康之光---介入医学科

  在现代医学的殿堂里,介入医学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其独特的微创诊疗技术,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与健康。

  介入医学科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科室成员们均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介入技术,面对各类肿瘤的精准治疗,他们都能凭借精湛的医术制定个性化的介入诊疗方案。

  作为一支技术精湛、温暖有爱的专业团队,我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用专业技术和人文关怀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针对化疗患者血管条件差的特点,我们特别注重血管通路管理,护理团队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以及静脉采血技术,在输液港、PICC维护方面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导管安全使用。

  我们深知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特别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对不知情的患者实行"双盲"沟通制度,在检查单、呼叫系统等环节进行信息保护。

  在应急处理方面,我们有丰富的经验,能及时发现患者出现气胸、引流管脱出、寒颤等特殊情况,并通知医生妥善解决。

  术后我们还会定期随访患者,为患者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用专业守护生命,用爱心温暖心灵.

  他(她)们平凡且普通、温柔且坚定,真诚且勇敢。

  他(她)们满腔热血,全力以赴!

  他(她)们是一群拥有超能力的战士(超能力:团结 勇敢 善良 心甘情愿)。

  他(她)们是一群稀有且珍贵的“特殊物种”。

  他(她)们用行动诠释着对患者的责任与关爱,他们有爱心,责任心,有耐心,更有担当!他们时刻为患者的健康之路保驾护航!

常营院区介入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东院区介入科与东院区同时于2023年8月开诊收治病人,从本部介入科抽调各职称层级医师,目前已经成长为集医、教、研一体的综合性介入诊疗平台。东院区目前年介入手术量1000台,科室共有床位5张,年收治患者280余例。以微创技术为核心,覆盖血管、肿瘤、消化道等多领域疾病。现有主任医师1人,高年资主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同时依托呼吸一病区优秀的护理团队。

  王剑锋主任医师作为肺血管介入治疗的专家,专注于肺血管介入治疗多年,特别是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动脉炎、肺血管畸形以及肺静脉狭窄等疾病的介入治疗领域经验丰富,同时能够为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经皮肺动脉去神经射频消融术(PADN),发表多篇国内外优秀科研论文,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同时,王剑锋主任带领介入团队在肿瘤介入领域,特别是肝癌、肺癌以及胆管癌的介入治疗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具有丰富的肿瘤介入治疗经验。在血管介入方面,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特别是合并肺栓塞的患者,能同时进行肺动脉及下肢深静脉的取栓、溶栓、抗凝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综合介入治疗,同时,对于外周动脉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经验丰富。在急诊重症的介入治疗方面,能快速处理急性出血性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咯血等)、复杂创伤出血(肝破裂出血、脾破裂出血、肾破裂出血等)等急危重症。

  东院区导管室配备最新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3台,同时可综合利用院内超声、CT等影像设备,结合功能分区明确的导管室以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病房条件,为介入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介入科可联合全院85%以上科室开展复杂病例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各科室疑难病例诊治提供帮助。

  东院区介入科在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带领下在临床及科研领域积极努力,临床疗效与科研创新并重,为患者提供精准、微创的介入诊疗服务。

石景山院区介入科工作重点

  一、根据医院高质量发展七年行动规划,根据院党委指示:卒中绿色通道建设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排班、手术、床位等各项资源配合卒中绿道建设,密切响应绿道启动机制,绿道电话畅通,随打随接,随接随到。重点培养各级医师和护士神经介入相关的各项操作和手术。

  二、针对人均非药非耗产值比外科系统平均值低30万元,床均非药非耗产值高26万元,患者等候入院时间偏长的情况,尽量将日间手术安排在日间病房,提高病床周转率及人员使用率。加强门诊治疗和手术力度:如,与内分泌科合作,积极开展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和消融治疗。

  三、针对医疗服务占比14%,检查化验收入占比15%,低于本部和常营院区的情况。梳理各病种检查化验项目,完善检查项目,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静脉血栓基因检测等。体现出三甲医院应有的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四、加强科室间合作:

  1、积极与肝胆科,消化内科合作,筛选患者,开展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2、积极与呼吸科合作开展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3、加强与急诊科的合作,对急诊出血,血栓方面的患者应做尽做,应收尽收,配合急诊科工作。

  4、积极协助各个临床,处理相关临床情况,包括术后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各种脓肿引流穿刺治疗,梗阻患者的治疗。

便民服务

  各类良恶性胆管梗阻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肝穿刺肝胆汁引流术、胆管球囊扩张成形术、胆管粒子支架植入术、胆管内活检等;

  各部位实体肿瘤的介入治疗:包括实体恶性肿瘤的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原发性及继发性恶性肿瘤的消融治疗及粒子植入治疗,各类实体肿瘤的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等;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DIPS)、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门静脉支架植入术、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等;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包括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的球囊扩张成形或支架植入术、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外周及内脏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静脉血栓抽吸、溶栓、滤器植入治疗,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通道的介入治疗等;

  肺动脉相关介入治疗:包括急性及慢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肺动脉炎的介入治疗,纤维素性纵隔炎等疾患导致的肺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的介入治疗;

  急诊介入治疗:包括急性消化道出血、咯血、产后出血及外科术后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

  妇科介入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栓塞,产后出血、瘢痕妊娠出血栓塞,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等。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处理的介入治疗:包括动脉、静脉、胆道狭窄等;

  各种类型的消化道梗阻的介入治疗:包括食道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术、十二指肠支架、乙状结肠支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