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发热小常识

发布时间:2022-03-11 浏览次数:
字号: + -

在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只要一发热,就吃消炎药,或者一发热,就吃退烧药。这样做对吗?我们现在就来讲讲与发热有关的小常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体温测量包括三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和直肠,其中最常用的是测量腋下温度。腋下体温≥37.3℃称为发热。按体温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以及超高热≥41℃。发热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主要指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结核、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感染,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出现发热。这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发热原因。而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指的是组织细胞坏死、蛋白质分解产物吸收引起的发热,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心梗、肢体坏死或者恶性肿瘤等。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药物热及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引起的发热也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从发热的原因可见,并非所有的发热都是感染性疾病所致,而在感染性发热当中,也只有细菌感染才是我们常说的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类型。对于病毒感染是没有特效药的,根据情况有时候可能会使用一些抗病毒药,但是使用抗生素肯定是无效的。而其它致病菌如真菌、结核、寄生虫的感染,是要针对性的选用特殊药。所以切勿一发烧就把抗生素吃上。建议到医院,让专业的医生为您判断,随便使用抗生素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可以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二重感染、产生耐药菌等情况,对原发病的正确诊断造成干扰。

此外,对于感染性疾病而言,发热本身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感染源的表现之一,是人体抗御疾病的反应,所以发热未必是坏事。口服退热药的目的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一般成人体温≥38.5℃可以口服解热镇痛药物,一天服药次数不超过3次,服药间隔≥8小时。之前在临床上遇见一个感冒发热的病人,体温不到38℃,身上有点酸痛,就开始每日早晚两次的规律服用退烧药,连服3天后病情无改善到门诊就医,问他“这几天体温最高是多少?体温是越来越高了,还是下降了?”他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严重影响了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以上是我们在发热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滥用抗生素以及乱用退热药的现象很常见,我们应当引以为戒,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原创 综合科 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