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风湿免疫科
岁月荏苒,北京朝阳医院风湿免疫科创建于1998年,学科创立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由最早的“一张桌子、两个人、五张床”,逐渐发展壮大。
朝阳风湿的种子,始于内科学的前辈李明佳和路跃武。1998年10月,为了健全内科亚专业方向,医院派李明佳前往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后开设风湿免疫科门诊;1999年1月,医院设立风湿病学科病房,也是北京市属医院中第三家成立风湿病学专科的医院。当时,整个病房只有2名医生,5张病床。
2003年8月,郑毅从海军总医院来到朝阳医院,风湿免疫科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获批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个内科学(风湿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次年获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实验基地和国家卫生部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09年获批第一个内科学(风湿病)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200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成立风湿病学系,学系挂靠单位落户朝阳医院,第一届学系主任由郑毅教授担任。结合医院和科室疾病谱特点,持续整合优势资源,确立科室主要研究方向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并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论著,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和首都卫生科研发展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参与多项全国风湿免疫病指南及专家共识制定(如类风湿关节炎指南、CTD-ILD指南等)。
2016年~2023年,路跃武开始主持风湿免疫科工作,继续带领团队做好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16年获批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提高项目1项:《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性讲课在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科室教学制度规范化、管理严格并常态化,教学及培训效果良好,多次受到教育处、学生、基地住院医师的好评。荣获2019年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北京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类B组优秀指导老师奖。自2017年朝阳医院与怀柔医院建立托管关系以来,负责并指导怀柔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创立与建设。2019年开始与朝阳区三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在全科医师中普及风湿免疫专业诊疗技能,保障了患者治疗的延续性并覆盖更多风湿病患者。筹建风湿免疫科日间病房,解决患者治疗的实际困难。全力促进科室发展和人才培养,多次派遣中青年骨干出国研修。新冠疫情爆发后,科室所有成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做好了支援一线的准备。科室护士刘小娟同志、王美玉同志参加援鄂医疗队支援武汉,科室其他人员也奋战在核酸采集、疫苗接种、后勤支援等疫情防控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职责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作为党支部书记,路跃武组织科室人员参与冬奥医疗保障,体现社会责任与团队凝聚力。
经过20余年的发展,科室建成了集门诊、病房及专科实验室于一体的医教研体系。科室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免疫学专业)、风湿免疫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首都医科大学风湿病学系成员单位。2023年7月以来,孟娟开始主持风湿免疫科工作。恰逢医院高质量发展,学科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孟娟带领朝阳风湿团队抓住这一契机,坚定不移地以医、教、研、防、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六位一体”发展战略为指引,以"风湿免疫多系统损伤"为学科聚焦点,凝练研究方向,同步搭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全周期慢病管理平台,推进临床诊疗、科研创新、教学改革与人才梯队建设,推动学科向更高水平迈进。
科室现有医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者7人,国外博士后研究经历2人,医学博士14人。教授1名,讲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建科以来,科室坚持医教研全面发展。结合国家需求、当前风湿病学科发展及自身特长,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合并妊娠等方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更好地满足越来越细化的临床需求,科室增设了很多专病门诊如痛风、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联合其他科室开展MDT门诊,方便患者的精准就医、疑难风湿病及合并症的解决。自新冠疫情以来,为方便广大患者及时就医、满足慢性风湿病患者取药需求、加强慢性病定期随诊,积极开展互联网门诊(朝阳健康云APP),为患者提供了多元化、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为国家药品(风湿免疫专业)临床试验机构承接、完成了数十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药理研究工作,包括I期、Ⅱ期、Ⅲ期及Ⅳ期临床试验,涵盖了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病、银屑病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硬皮病等多种风湿病,为新型抗风湿病药物的上市提供了高质量数据。科室鼓励从临床中发现问题、提炼思路并转换为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中解决问题。科室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首发基金、首都特色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还承担多项首医临床-基础联合基金、院内孵育基金项目。发表包括SCI在内的科学研究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数十名。教学方面,承担首医五/七年制、国际学院学生的理论教学、临床带教等教学任务。全年坚持教学查房,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管理,多次受到教育处、各级学生、基地住院医师的好评。多名医生获得院级优秀教师、优秀住院医师指导教师等荣誉。
近年开展了多项新的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方法,取得显著疗效,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多肌炎及皮肌炎、血管炎、白塞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复发性多软骨炎等结缔组织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具有少见、难治和重症风湿性疾病的治疗经验。开展了免疫吸附及生物制剂等治疗方法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各种血管炎的诊治和抢救方面获得患者好评。同时,重视亚专业的发展以提升三级学科综合实力,依托我院国家重点专科——呼吸科的强大实力,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疾病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行规范的诊治过程大大提高了结缔组织病合并肺疾病或呼吸疑难病症的确诊率和治疗缓解率。在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疾病、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部感染等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近年开展了多项新的风湿性疾病的诊疗方法,取得显著疗效,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多肌炎及皮肌炎、血管炎、白塞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复发性多软骨炎等结缔组织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具有少见、难治和重症风湿性疾病的治疗经验。开展了免疫吸附及生物制剂等治疗方法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各种血管炎的诊治和抢救方面获得患者好评。同时,重视亚专业的发展以提升三级学科综合实力,依托我院国家重点专科——呼吸科的强大实力,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疾病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行规范的诊治过程大大提高了结缔组织病合并肺疾病或呼吸疑难病症的确诊率和治疗缓解率。在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疾病、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部感染等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